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河湖新闻

中国经济网:晋江九十九溪:“幸福河湖”治水兴城的典范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5-10-21 17:22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从前,晋江九十九溪因水葫芦疯长、雨季成涝等问题,成了百姓心病;如今,河水清冽映绿,孩童浅滩嬉闹,游客“村咖”品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尽显生机。

  二十余载,九十九溪不仅打破“单一防洪”的治理局限,实现“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协同发展,更成为晋江以水为脉、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近期,它再添两项荣誉:九十九溪田园风光入选第一批“世遗泉州·田园风光”认定名单,其“都市中央的稻田公园”实践入选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的全省耕地复合利用典型案例。“幸福河”的成色,正随着每一次水波荡漾愈发鲜明,为沿岸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红利与民生福祉。

  治理成果:水质焕新添活力,多元效益惠民生

  今年国庆长假的八天里,九十九溪成了晋江非常热闹的“生态打卡地”:溪面上,游船载着欢声笑语缓缓划过;农田边,孩子们挽着裤脚玩泥巴,在沙坑里筑城堡,在鹅卵石河道里追逐嬉戏,捉鸭子、逗兔子的笑声此起彼伏;田埂旁的“村咖”里,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就着满眼绿意悠闲地喝着咖啡,时光都变得格外舒缓。这正是人们向往的田园生活,而这样的场景,源于九十九溪治水工程带来的环境蝶变。

  依托水清岸绿的优良生态基底,九十九溪田园风光区等项目成功落地,不仅勾勒出“田水相依、景随步换”的田园画卷,更激活了周边产业活力——农家乐里食客满座,“村咖”成为网红打卡点,文创产品带着“溪水记忆”走向市场,“治水为民、治水兴产”的理念在此落地生根,让群众在享受生态美的同时,实实在在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水质改善,是九十九溪非常直观的蜕变。如今,走进九十九溪乌边港桥段,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绿树,鱼虾成群游过,引得路人驻足观看。“河道清澈见底,鱼虾追逐嬉戏”,不再是回忆里的片段,而是沿岸群众日常可见的景象,河水重新焕发了自然生机。

  除了生态效益,九十九溪的民生保障功能同样不可或缺。作为流域内的“水银行”,它的水资源首先保障农田灌溉需求——每到农耕时节,清澈的溪水顺着灌溉渠流入田间,为周边农业生产筑牢“水保障”,守护着“米袋子”的安全。

  治理历程:三步走进阶路,步步扎实破难题

  九十九溪的蝶变,并非一蹴而就。“从应急保安全,到改善优环境,再到系统建幸福,九十九溪的治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晋江市河务中心主任吴我彬的话,道出了这条河治理的清晰脉络。

  2001-2013年,是九十九溪的“治涝攻坚期”。当时,治理以“排涝减灾”为核心目标,分两段推进:中下游(磁灶镇溪头坝水闸以下)侧重拓宽河道、清淤疏浚,提升行洪能力;上游(紫帽、内坑、磁灶片区)则重点修建排涝设施,构建“防洪屏障”。经过12年努力,九十九溪的行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基本终结了“一雨就涝”的历史,为流域发展筑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线”。

  2013-2017年,随着晋江市生态办的成立,九十九溪治理重心转向“水质改善”。当时,河道面临“红水、黄水、黑水”的多重问题——畜禽养殖废水直排、生活污水入河、工业尾水超标排放,让河水失去了往日的清澈。针对这些痛点,治理团队打出“组合拳”:全面整治畜禽养殖乱象,新建、扩建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严管工业尾水排放,同步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四年攻坚,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缓解,河道逐渐恢复了生机,岸边开始重现绿意。

  2017年至今,九十九溪进入“系统治理升级期”。此时的治理,跳出了“单点治理”的思维局限,围绕“幸福河湖”的总体目标,从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全流域一体化治理体系。这一阶段,治理不再满足于“能排涝、不黑臭”,而是追求“生态美、百姓乐”,让河流不仅成为“安全屏障”,更成为群众休闲、产业发展的“生态纽带”。

  系统治理实践:规划定方向,建设提品质,管理守成果

  2017年后,“系统思维”成为九十九溪治水的核心思路,通过“科学规划、精准建设、精细管理”三维发力,全方位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让每一步治理都走得扎实、走得有效。

  科学规划是“指南针”。治理团队首先启动了九十九溪综合治水规划编制,明确“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景观、水文化”五大目标,从顶层设计上为治理定好方向。同时,划定河道管理范围与生态保护蓝线,严格控制沿线开发建设,守住生态底线;更结合不同片区的特色细化规划——九十九溪田园风光区突出“田园风情”,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带;下游奥体中心段聚焦“运动休闲”,建设亲水步道与运动广场;紫帽滞洪区强化“防洪+生态”功能,实现“汛期排涝、平时观景”。“一域一特色、一段一风景”的规划理念,让九十九溪的每一段都有独特的魅力。

  精准建设聚焦“源头治污”与“景观提升”双轮驱动。在治污层面,构建“全维度控源”体系:持续完善生活污水管网,推进雨污分流改造,让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工业尾水监管,建立“在线监测 + 定期抽检”机制,杜绝超标排放;整治农业养殖污染,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定期清理河道底泥,清除污染“病根”。景观提升则按“一心、一廊、多带、多节点”规划推进:以“城中央田园”为核心建滨河绿地,以干流为廊道串联晋阳湖、绿洲公园等景观,依托支流建溪边公园,结合城改打造亲水空间。目前,双溪支流右汊、下落沙溪、大坝溪、紫湖、苏垵村、池店南水系等一批景观工程已完工,“推窗见绿、沿河赏景、就近休闲”成群众生活常态。

  精细管理是“守成果”的关键。为了让治理成果长效保持,九十九溪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日常保洁委托专业国企运营,年均投入约200万元,明确“每日清理、每周巡查、每月考评”的标准,确保河道干净整洁;“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监管依托科技手段,组建第三方巡查队伍,采用“地面巡查+无人机航拍”的立体巡查模式,同时在重点河段布设100余个视频监控点,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监管,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

  从“治涝保安全”到“建幸福河湖”,九十九溪的重生,是晋江践行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水文化挖掘与农文旅融合深化,这条“宜居河、幸福河”将持续为晋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水动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