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河湖新闻

新福建:平和人大:守护花山溪 共筑绿色梦

来源:新福建 发布时间:2025-10-21 08:57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花山溪作为九龙江西溪的支流,被誉为平和人民的“母亲河”。然而,近几年花山溪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蜜柚转型升级和守护绿水青山成为了关乎子孙后代的重大课题。平和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人大代表履职为人民的新篇章。

  崎岭乡彭溪村妇联主席何明玉:作为基层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县人大常委会号召,将化肥减量增效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全力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在她的积极带动下,崎岭乡的6个村纷纷踏上了茶叶种植之路。据相关测算,茶园平均种植成本为2100元/亩/年,而平均收益却高达8500元/亩/年,亩净利润率更是达到85%。2025年,崎岭乡的春茶毛茶总产量达到了2600吨,较2024年增长了4%,春茶毛茶总产值高达1.82亿元。一片片“绿叶子”真正变成了群众口袋里的“红票子”,茶产业也成为了崎岭乡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强乡人大主席蔡小勇:以农文旅融合为重要抓手,引领国强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乡村振兴之路。他积极发动高坑村“两委”,在高坑村率先试点“退果还耕+土壤改良+粮油菜”模式,累计退改低效果园达220亩。同时,他还在漳州范围内首创引入贝贝南瓜种植项目,今年又成功引入紫玉淮山种植,不断丰富着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此外,他牵头策划了“国强乡文旅活动矩阵”,将闲置的“六成楼”土楼巧妙改造为手工文创空间,还把省级非遗“走水尪”民俗融入旅游体验之中。如今的“花溪梦田”,每年约有10万人前来打卡,已然成为了集生态农业、文化体验、亲子旅游于一体的网红地标,让当地百姓在生态保护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霞寨镇的县人大代表王靖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履职阵地前移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组织代表小组活动、召开村民夜话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深入讲解花山溪流域治理的紧迫性,切实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牵头倡导并实践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合体模式,成功流转土地超1100亩。同时,他积极引进和推广“稻-蛙-菜”等生态立体循环种养模式,在西安村精心打造示范基地,向群众直观地展示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通过他的不懈努力,霞寨镇大坪片区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为花山溪流域的水质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花山溪的治理成效,是平和县人大代表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他们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让曾经因过度开发而伤痕累累的花山溪,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据了解,全县省市县乡四级共有1332名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花山溪综合整治工作,他们有的深入调研,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的示范引领,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有的依法监督,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果还林8.5万亩,累计完成退果还耕2.1万亩。2个国控断面水质中,洪濑汤坑桥国控断面水质均值达Ⅲ类,长乐葵山断面水质稳定维持Ⅱ类;9个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其中高坑等8个断面水质跨类别提升至Ⅱ类;6个省考小流域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其中南胜溪口等5个断面水质跨类别提升至Ⅱ类。

  他们的努力,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日子里,平和县的人大代表们将继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守护花山溪的绿水青山,为实现乡村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书写平和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