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河湖新闻

中国水利报:世遗之城,万名老兵共护幸福河湖

来源:中国水利报 发布时间:2025-08-25 16:07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当"迷彩绿"遇上“生态绿”,当《当兵的人》交织《一条大河》,福建省泉州市响起了“老兵河长"的铿锵旋律。

  在第98个建军节到来之际,泉州市“老兵河长"工作在晋江市安海镇安平桥河湖文化公园启动。泉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市委社会工作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聘任的1000名“老兵河长"上任,覆盖泉州各乡镇(街道)。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老兵河长’工作机制,是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工作、促进军民融合、拓展志愿服务的创新举措。”泉州市副市长黄春辉说。

  泉州“老兵河长”履职“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

  泉州市为什么能推行“老兵河长"机制?坚实的基础、有利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是重要原因。“泉州是兵员大市,每年参军入伍人数居福建省前列,退役军人数量众多。"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红生介绍。今年4月,泉州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目标,受命名表彰数量创历史新高。

  泉州不但是一座有着光荣双拥传统的城市,而且河湖长制工作长年走在福建省前列,投入大、创新多、合力强、成效好。泉州每年投入河湖治理管护资金超200亿元,并率先开展河长办标准化建设;首创多项机制,河湖长制创新做法两次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通过多种方式掀起全民治水护河热潮;连续8年获全省绩效考核"优秀"等次,市、县两级获国务院、福建省正向激励,市河长办荣获“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退役军人具备能吃苦、爱国爱乡、献身拼搏的精神,并且积极参与家乡河流保护治理工作”"刘红生说。

  “我们肩头扛起的,不仅是巡河护水的职责,更是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是对家乡山水最滚烫的承诺!”晋江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苏承魁代表全体”老兵河长”发出倡议,争当河湖保护的"忠诚卫士”、治水攻坚的“先锋尖兵”、爱水护河的“宣传标兵”。

  在“老兵河长”机制之前,泉州市推行的“乡愁河长”“人大代表河长”“政协委员河长”等,已发挥了明显作用。“这当中都有一定比例的老兵,他们活跃在各乡镇、社区。退役军人政治站位高、组织能力强、宣传效果好的特点非常明显。"泉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连洁说,“此次创新,更加凸显了"老兵"的符号。”

  巡河护水“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老兵河长”主要任务是什么?他们将以铁一般的担当守护家乡的水域,完成巡河护河、抢险救灾、建言献策、正向引领4个方面任务,当好政策宣传员、巡查监督员、矛盾调解员、应急战斗员、生态守护员,为泉州生态画卷增添独特的“迷彩印记”。

  “由优秀退役军人志愿者担任的‘老兵河长’,将发挥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勇于担当的优势,积极投身河湖治理工作,为打造泉州幸福河湖增添新生力量。”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林方亮说。

  对于晋江市安海镇副镇长、镇级河长夏际勇来说,巡河护河是常态化工作。他于2016年底转业,刚到安海镇就开始巡河治水。他带领村干部一片区域一片区域排查,一个点位一个点位清理,一边打击非法制革企业,一边进行水环境整治,逐步解决乱堆乱排问题,提升了河流水质。

  “安海镇共有30多名老兵河长”,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河段。”夏际勇表示,将持续发扬军人作风,定期巡查河湖,及时记录排污口动态等,并发挥老兵的号召力、影响力,打造“军民共建"示范河段。

  “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是老兵的优良作风。在河湖一线处理突发情况、参与抢险救灾时,这种精神尤为重要。

  在南安市,有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河湖保护和应急保障队伍,这支队伍的队长,是泉州市“最美退役军人”郑志军。2017年,南安市在河湖长制工作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福建迅捷防汛抗旱服务有限公司承担起“守护河湖安澜,共建生态家园”的新使命。

  “除了对南安12条市级河流开展‘水面+陆地+空中’巡查外,在暴雨、台风等特殊时期,我们发挥部队专业技术特长,配合河湖长及属地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工作。”郑志军说。进入汛期,护河队同时承担起救援队的职责,在重点关注河岸线违建、非法排污、畜禽养殖等突出问题的同时,开展公益救护、水上救援等工作。

  “来到河边,就是战友!”

  “老兵河长"有哪些共性特点?公信力强、群众基础好,能够通过强大的号召力带动更多人参与爱河护水行动。“鸡司令”“兵支书”“兵妹妹”....他们都是活跃在泉州河湖岸边动人的“橄榄绿”。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致富带头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在泉州德化县戴云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军的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里,一面荣誉墙引人注目,今年八一当天获得的“泉州市"老兵河长"聘书,放在了最中间的位置。

  刘志军20岁退伍后开始了创业之路。杂货、服装、音像....经过多年的积累,他决定回村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2020年下半年,刘志军开始带领团队研发黑鸡深加工产品,不断在烹饪手法及保鲜技术上下功夫。如今,德化黑鸡销售全国各地,顾客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看到农户们放养的过程。

  “‘老兵河长’是荣誉也是责任。”担任过村级河长的刘志军,十分清楚基层河流管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发动全民参与,强化垃圾集中收集和快速转运,避免垃圾入河。”

  像刘志军这样熟悉河湖长制工作的“老兵河长"有很多,永春县吾峰镇侯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山彬就是其中之一。

  陈山彬从特种部队转业,他把军人执行力强的特点体现在河湖治理工作中。“‘清四乱’的时候,有的村民不理解、不配合。我先从自己家亲戚的房子拆起,立刻行动,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凭借良好的群众基础,陈山彬在村里顺利推动种养结合等工作,既发展了产业,又保护了河流水质。

  在宣传方面,陈山彬也在积极进行探索。侯龙村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山”理念,以侯龙书院为基础,打造了研学基地路线,通过布设展板等方式,介绍吾峰镇的河流状况和河湖保护知识。

  “老兵河长”宣传河湖保护,覆盖线上线下。作为泉州市市级“老兵河长”中唯一的退役女兵,颜依尔对获得这份荣誉深感荣幸,她目前从事自媒体行业。“我将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开展宣传,带动更多市民参与护河行动,为家乡做贡献。”颜依尔说。

  新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泉州市2025年第1号河长令要求积极培育“老兵河长”等“民间河湖长”,凝聚幸福河湖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合力。

  江河见证军魂,碧水映照初心。千名“老兵河长"齐上阵,带动万名老兵共护世遗之城幸福河湖。正如一位"老兵河长"所说:“来到河边,就是战友!”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