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河湖新闻

中国环境APP:漳平推进水环境治理攻坚初显成效

来源:中国环境APP 发布时间:2025-06-26 16:37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生态环境局日前对国控溪南溪口断面水质进行跟踪性监测,数据显示,该流域水质总磷、化学需氧量等指标从Ⅲ类提升至Ⅱ类,这标志着溪南溪流域水质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

  漳平市始终坚持深入贯彻全国、省、龙岩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全市上下充分发扬漳平龙舟精神,围绕溪南溪水质提升攻坚各项工作重点,齐心协力推进水环境治理。

  全力攻坚,上下同欲者胜

  漳平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溪南溪水环境治理工作,针对溪南溪流域水质不稳定问题,先后出台《溪南溪流域水质提升攻坚行动方案》《溪南溪流域水质再提升再攻坚行动方案》,明确18项攻坚任务,建立“调度—督查—通报”工作机制。

  治理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现场研究协调解决堵点问题。分管领导每日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推进相关问题的整改整治。同时,为充实加强基层工作力量,派出两名市领导率龙岩市漳平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大督办等人员下沉到重点乡镇,现场指挥调度,一线专业指导,科学精准治理。

  各乡镇(街道)和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这场治理攻坚战中。吾祠、溪南、象湖、芦芝等重点乡镇勇担重担,领导干部深入河岸一线,走进农户家中,宣传治理政策,落实整改措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攻坚期间加密水质监测,严密监控水质变化,确保问题及早发现、及时整改。

  精准施策,确保长治长效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需要精准施策,综合治理。”日前,漳平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时强调。

  为确保水环境治理确实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漳平市针对性提出多项措施,让治理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引导农户规范处理废弃菌棒,就地收集、分垛闷烧。针对畜禽养殖污染,创新开展保留生猪养殖场“五积分制”退养制度,按照“一场一表一策”的工作方法,建立台账,加强巡查。同时,上线使用“数字山水”平台,充分利用数智化监管平台,加强生猪养殖污染监管。

  为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效率,漳平市结合老旧小区、街区片区、道路及背街小巷提升改造等项目,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升污水收集浓度,加快推进漳平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项目建设。同时,加强源头管控,强化河道清淤、污水管网巡查养护等措施,城区河道水环境持续改善。

  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整治,各乡镇(街道)以自然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分类采取有效方案,实现精准治理。

  “目前,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实现溪南溪口断面全年II类水目标仍有差距,任务艰巨。我们将持续高压推进,建立完善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以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流域内水质稳定达标,守护漳平的绿水青山。”漳平市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漳平将牢牢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坚持长短结合,分别制定出台《漳平市主要流域水环境质量提优行动方案》《2025年度九龙江流域(漳平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切实推进各项整治措施常态长效,为全面提升流域水质,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