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幸福+健康”过芸溪揽双料冠军
厦门市发布2024年度“幸福”河流和“健康”河流排行榜
2024年厦门市最“幸福”和最“健康”的河流是哪一条?答案来了:都是海沧区过芸溪。
记者从厦门市河长办获悉,在2025年“厦门市河湖长日”来临前夕,市河长办联合厦门河长制研究院,举行了2024年度厦门市9条河流生态健康和幸福指数评价项目成果验收会,发布了2024年“健康”河流和“幸福”河流排行榜,其中过芸溪、深青溪、东西溪同时荣膺“幸福”河流和“健康”河流前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过芸溪也是继2023年度深青溪后,第二次出现全市“健康”河流和“幸福”河流评比“双料冠军”;而三条溪流同时“霸榜”“健康”河流和“幸福”河流评比前三名,更是厦门市开展生态健康和幸福指数评价四年来首次。
此外,在2024年新增的湖(库)生态健康评价中,汀溪水库(含溪东)排在淡水湖第一名,石兜(含坂头)、古宅、湖边、竹坝、莲花、杏林湾等水库分列2-7名;在海水湖评比中,海沧湖获得第一名,筼筜湖、五缘湾(内湾)分列二、三名。
厦门市河流健康和幸福评价工作从2021年开始,从评估成绩单看,全市9条主要河流生态健康等级均为合格以上,幸福程度均为优良以上。市河长办为河流量身打造的生态健康“体检表”和幸福程度“成绩单”,为河流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促使河湖长能够找准问题、精准施策,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比一比,咱厝边哪个池塘最美丽?
厦门市发布2024年度“六佳小微水体”
村庄美不美,先看水环境;村庄靓不靓,比比小池塘!近年来,厦门市持续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创造性地将习近平同志在厦工作期间提出的“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二十字筼筜湖治理方针,运用于全市所有333个受污染小微水体的治理。截至目前,全市不仅完成所有333个受污染小微水体的治理,还打造了83处小微水体景点,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愿景成为常景,极大地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展示小微水体治理成效,表彰先进管养单位和村居,3月30日上午,在2025年厦门市“河(湖)长日”宣传启动仪式上,厦门市河长办发布了全市2024年度“六佳小微水体”,它们分别是:思明区中山公园小微水体、湖里区湖里公园映仙湖、集美区后溪镇田里社池塘、海沧区洪塘村洪塘公园池塘、同安区五显镇垵炉村公园池塘、翔安区澳头社区怀远湖。
思明区 中山公园小微水体
简介:中山公园位于厦门市中心,占地10.8公顷,其中水面2.6公顷,是众多“老厦门”的休闲去处。然而,治理前,公园生态系统脆弱,底泥污染和地表径流导致水质恶化,无法满足市民对“水清”的期望。
措施与成效:2021年开始实施绿化景观改造(水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构建FBR生物循环床,利用低功率水泵实现水体与生物床的交换,让生物膜上的浮游动物和沉水植物抑制蓝绿藻,提升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治理后,公园小微水体清澈见底,水生态保持稳定,很好地满足了市民“水清岸绿景美”的期望。
湖里区 湖里公园映仙湖
简介:映仙湖位于湖里区湖里公园内,水域面积约2.75万平方米,水源为自然降雨,由湖里城颐公园管理有限公司实行国企化管养。湖里公园于2022年初完成改造升级,映仙湖也焕然一新,成为市民享受水美景观的休闲好去处。
措施与成效:映仙湖面貌发生蝶变的根本原因,是实施专业管养和系统化治理,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强污水溢流问题整治,确保污水不入湖;二是加强建设生态水岸,新建荷花景观区约2800平方米,实现净化水质目标;三是定期开展水体交换,改善水环境质量。
集美区 后溪镇田里社池塘
简介:田里社池塘小微水体整治工程位于集美区后溪镇二农社区。整治前,该池塘水体透明度低,靠近护岸地段为硬质底面,湖水混浊且藻类爆发,湖体水生态差,属于污染水体。
措施与成效:2022年5月开始,该池塘小微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开始运行,项目利用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建立“益生元激活平台”——益生元在繁殖过程中消耗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实现污染物原位转移,增加池塘自净功能,实现了水质提升。经过治理后,该池塘水质稳定达标且优于Ⅳ类水,水体感官好,为居民营造出优美的生活环境。
海沧区 洪塘村洪塘公园池塘
简介:洪塘公园池塘水域面积约7000平方米,位于东孚街道佳宏花园北侧,是过芸溪3#右支流、3#左支流和鱼塘混合支流汇合处下游。
措施与成效:洪塘公园池塘通过增设生态屏障,搭建生态防线;丰富生物种类,构建生态系统;常态管养措施,建立生态档案等三种措施,形成了“以藻净水、以鱼治藻、人工控鱼”的净水生态平衡系统,池塘水质能稳定达到地表Ⅲ标准,水体感观得到全面提升,获评2023年度海沧区“最美池塘”。
同安区 五显镇垵炉村公园池塘
简介:垵炉村公园池塘共有三处,水域面积共约11000平方米,分别位于垵炉村村东路旁和垵炉村村中路入口两侧。池塘水源由东溪溪水和本村深井井水补给,设有水体循环净化系统,水质得到有效净化提升。
措施与成效:在全面推广“控源截污、抽水清淤、生态补水、循环蓄水、生物净化、活水曝气、水生浮岛”的小微水体治理路线的基础上,垵炉村通过实施搭建净水过滤循环系统、增设生态屏障构建生态系统和强化常态管养等三种措施,辅以专人定期打捞杂质,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成效,公园池塘水质和水体感观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垵炉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翔安区 澳头社区怀远湖
简介:怀远湖位于澳头社区,占地面积约53亩。10年前,由于地势低,周边的污水直排入湖,怀远湖水质受到影响,成为居民避而远之的“臭池塘”。
措施与成效:2014年起,澳头社区开始治理怀远湖,通过清退(周边的牲畜养殖点)、清淤(清理湖底淤泥58639立方米)、生态修复(湖区建设绿化面积16667平方米)、生态补水(将污水处理厂的合格尾水引入怀远湖)等措施,并在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三水联治”模式,推动湖区水质持续改善,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再现清澈的湖水,让此前的“臭池塘”变身“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