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编者按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载体。然而,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频发,让城市的脆弱性逐渐暴露。在这样的背景下,“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期聚焦“建设韧性城市”,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管理体系等多个维度,探寻韧性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为建设更具韧性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创新机制 “库湖河网厂站”一体化管理
说起福州,这座位于闽江流域的城市,拥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丰富。但这样的自然条件,会引发城市内涝、内河黑臭等问题,曾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发了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在国内第一次将神经网络、大数据、无人机巡航等先进技术系统性应用到水系治理上,并打通气象、水务、交通、建设、水利、公安等多部门基础数据,形成治水管水的长效管理机制。
2017年,福州将原隶属建设局、水利局、城管委等部门的涉水机构进行整合,成立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我有幸成为这个全新机构的一员,从此肩负起“多水合一,库湖河网厂站”一体化的管理重任。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科学调度和精细化管理,实现防洪、排涝、调水、污水治理的一中心统管,让福州这座城市更加安全、更有韧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机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取“上截、中疏、下排”的内涝工程治理策略,构建立体安全屏障;新建一系列蓄滞湖体和海绵公园,大幅提升了城市的蓄滞能力;构建“高水高排”工程,减少山洪对城区的影响……
当然,仅凭这些硬件设施还远远不够。我们还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了城区水系科学调度平台。这个平台就像智慧大脑,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运算和自动化控制,实现对城区1000多个库、湖、池、河、闸、站的精准管控。在汛期,它是我们应急指挥的“最强大脑”,能够高效运算,助力防台防涝;在非汛期,它则是我们“智慧水系”的管理工具,充分利用闽江潮汐、群闸联动,让内河的水活起来、清起来。
此外,我们还开发了积水风险点智慧监测预警平台,城区共有69处积水风险点监测点位,通过地埋式积水仪和AI智能摄像机,实时监测全市积水风险点和下穿通道的积水情况。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积水风险,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福州经受住了多次台风和短历时强降雨的考验。特别是2023年,我们在40天内连续面对两场台风带来的创历史极值降雨量时,依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韧性城市建设的新路径,让福州成为一座更加安全、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韧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