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深秋时节,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新丰河畔,鸟语花香、草木为伴,吸引众多居民前来休闲游憩。
“为美化翠屏湖岸线,我们在这里实施了生态泄流绿水景观提升工程。”古田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引水思源”项目景观文化主题,采用玉田古城、玉田八景等旧城元素,唤起古田县老一辈移民童年记忆,缓解了古田县人民旧城情结,群众的幸福感倍增。
这是古田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大力建设“幸福河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古田县结合翠屏湖及流域周边实际,以“强化落实河湖长制 创建幸福翠屏湖”为主题,通过水岸共治、数字赋能、机制创新等方式,有力促进了“幸福翠屏湖”建设。
水岸共治 长效管护
绿草苍苍,湖水粼粼;鱼虾游弋,水鸟起舞。这是古田县翠屏湖的生动写照。
如何守护碧水长流?古田县通过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入河排污口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农村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小水电站生态泄流整治等方式,多措并举做好河道长效管护工作。
今年以来,古田县推进实施里洋溪岭里段、达才溪端上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综合治理河道总长16.44公里,让河流重焕生机。各乡镇(街道)共拆除违法畜禽养殖148家,有力遏制非法养殖的反弹;扎实推进乡镇排水工程,新改建乡镇污水管网39.3公里。全县实施绿肥还田5.8万亩,施用配方肥25万亩、有机肥12.8万亩,带动全县化肥使用量减少2.1%。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8万亩,完成植树造林0.28万亩、森林抚育1.9万亩。加强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监督,全县纳入考核120座,达标率100%。
数字赋能 智慧管护
打开“古田县智慧湖泊平台”,河长制一张图清晰呈现,流域内的公示牌、排污口、水电站等点位信息,各类巡河视频、数据一目了然。
“智慧湖泊平台能够及时地掌握翠屏湖湖面和水质动态,有效遏制翠屏湖境内违法行为的发生。”古田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古田县智慧湖泊平台”包括“翠屏湖水质监测平台”和“智慧河湖长平台”两大子系统,可以实现“上报—核实—处理—跟进—验收—结束”的闭环管理,促进巡河标准化、过程台账化、治理科学化。
工作人员也可通过平台,观看无人机巡河现场,并连线河道专管员,远程指挥巡河工作,真正实现“一屏看水”“一屏管水”。
创新机制 多元管护
古田县严格按照“四有”标准化河长办建设,升级启动河湖物业化管护新模式,建立健全“河长+生态警务”机制,持续推动河湖治理“有能有效”。
当前,古田县已配齐乡级河长办专职工作人员,配备河道专管员273名,实现全县河湖全覆盖,做到河长办“有固定独立办公场所、有完善的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有长效的制度机制、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推进生态警务建设,成立翠屏湖派出所,构建起“水、路、空”立体化巡防体系,织密无人机巡航、视频巡查、环湖巡逻、湖中快艇巡防的立体防控网络,严密防范和打击翠屏湖水域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古田县翠屏湖派出所月均出动警力巡查60余次,步巡600公里,先后联合执法20余次,查处湖边湿地违法行为20余次,沿湖周边占山毁林、盗采河砂、围湖养殖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翠屏湖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幸福河湖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古田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河湖长+”机制,建设智慧湖泊、“临水”文化交流圣地、水美乡村等,不断完善翠屏湖生态产业链,实现幸福翠屏湖“价值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