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媒体聚焦

中国水利报:扮靓城市“会客厅” 建设生态美家园——厦门市集美区推进河湖长制建设见成效

来源:中国水利报 发布时间:2023-04-06 11:16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杏林湾水库入选省级水利风景区、许溪获评省级美丽河湖……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一批河湖喜提“新名片”,折射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集美区的“治水”成效和惠民成果。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集中整治、长效管理”六项原则,集美区全力深化河湖治理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集美幸福河湖品牌。集美区河湖生态环境实现“水质变好、水景变美、水利变多”三大转变,河湖面貌持续向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扮靓城市“生态客厅”

  每年冬春,成千上万的鸬鹚不远万里飞至省级水利风景区杏林湾水库,水波粼粼,群岛葱茏,众鸟纷飞,游客纷至沓来。坐落于集美新城中心区域的省级重要湿地——杏林湾水库,是集美的“生态客厅”,于2023年1月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

  长达20多公里的环湾绿道,串联起村庄、海堤、水上运动中心、城市广场等重要地标和景观,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每一个角度都很美。”家住集美区的吴先生经常带孩子环骑杏林湾,发出由衷感叹。

  集美区近年来成立杏林湾整治专班,系统推进水库上游农村污水治理、沿湾截污纳管、生态综合修复提升等工程,着力改善杏林湾水环境。

  日前,福建省级重点项目——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将在湾底实施环保清淤,清淤总量预计突破300万立方米,进一步净化杏林湾水质。项目将综合采用原位修复、构建鸟类栖息地等生态修复措施,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修复杏林湾生态系统。

  建设诗意“生态家园”

  溪水潺潺,野鸭游弋。岸上林木蓊郁,百花齐放。市民漫步在省级美丽河湖许溪“溪林生态示范动线”上,感受着一派生机盎然。

  不只有美景,如今的“溪林生态示范动线”是集美区节水工作成效的见证。集美区在此建设了节水科普设施、节水吉祥物等,把节水文创、节水教育融入生态水系沿岸环境建设之中,形成节水科普长廊,打造“家门口”的节水教育阵地。今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不少家庭来到这里,沿途了解水文化故事、学习生态文明理念。

  集美区许溪“溪林生态示范动线”项目治理河道4.83公里,建设湿地17万平方米,串联起灌口和后溪两个镇近20个自然村的幸福生活。

  项目以湿地为中心、安全生态水系为轴线,开展包括许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工程、许溪下庄鱼鳞闸净化湿地建设工程、流域周边农房整治及流域范围内田间管理房整治等项目,通过对河道及沿岸进行整治提升、生态系统修复,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景观动线,以生态治理推动水美乡村建设。

  目前,许溪的治理经验已在厦门全市推广。

  谋划41个水环境治理项目

  集美区持续深化河湖长制,下好全区治水“一盘棋”。将“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集美区形成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补给、生态修复、智慧调度”的治理方案,谋划水环境治理项目41个,总投资约4.2亿元。

  其中,后溪流域共开展21个流域治理项目,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村庄截污工程、补水工程、市政管网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等,总投资约2亿元。目前,项目全部完工,打造了37公里的碧水廊道。

  集美区还将重点推进九天湖补水工程、拐仔溪水库水源连通工程补水等项目,谋划建设集美水质净化厂至后溪的生态补水工程、前场污水厂至风景湖的补水管道工程以及小龙潭水库向风景湖、瑶山溪补水等工程,建好生态补水“奇经八脉”。

  在建好补水渠道的同时,统筹休闲、景观、生态等功能,“一塘一策”,投资5200万元,因地制宜推进完成58个小微水体整治工作,畅通“毛细血管”。

  多管齐下护碧水

  治水先治污,集美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构筑控污治水防护网。2022年,集美区出动689人次巡查流域周边企业,立案查处涉水工业企业和小作坊环境违法行为13件,处罚26万元。同时,推进正本清源,在249个小区、99个城中村、241条市政道路、75所学校进行控污治污改造,完成管道改造521.72公里、面积改造(不含市政道路)35.61平方公里、混接点改造超1万处,完成投资12.91亿元。

  集美区还攻坚农村污水治理,177个村庄全部完成污水整治提升工程,解决治水末梢“最后一百米”难题。

  集美区建立“排口管家”机制,定期召开针对205个入河排污口的调度会,通报问题、督促整改,推进解决问题94个。

  集美区还制定实施了妨碍河道行洪问题专项清理行动方案,完成省、市级督办的碍洪问题整改7个、“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6个,自查整改碍洪问题10个,清理碍洪高秆植物500平方米、土堆石块30吨。

  集美区持续引导全民参与治水,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开展线上答题、主题摄影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宣传集美区河湖长制成效,传播护河理念,营造全社会节水护水亲水爱水的良好氛围。同时,打通“政校合作”渠道,面向“河小禹”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线上报告解读会,交流水环境治理经验,引领青少年加入爱河护水队伍。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