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1月30日,福建省莆田市河长办组织工作人员,以“一图统揽、多屏流转、实时反馈”的工作方式,开启了新一年的巡河工作。
工作人员先后来到泗华溪、下厝河,利用无人机到达河道狭窄地段,全方位监控河道与河岸保洁情况。随后利用市智慧河长综合管理平台,对现场采集的巡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比对分析。
莆田市坚持水环境“一图统揽”,联合第三方单位,设立专门工作区域,配置电子显示屏、无人机等工具,依托市智慧河长综合管理平台,将全市467条河流、1200个排水口及上报问题清单纳入电子图,实现各类监测数据智慧管理、有效调度。同时,坚持巡河数据“多屏流转”,用元道经纬相机拍照,将河湖问题以照片的形式上传巡河App(应用程序),并下发工作群流转整改。
据统计,2022年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履职2.5万人次,破解问题2700多个。市河长办坚持问题整改情况“实时反馈”,实行“几人包一片”团队作战模式,联合监管、分级整改,县区、乡镇在规定时间内对照问题交办单完成整改并及时反馈。2022年巡查发现并整改涉河问题21万个,整改完成率100%。
“现在泗华溪等城市内河水质有效提升,去年仙游县、荔城区开展第二轮排污口试点普查工作,‘全口径’排查修复泗华溪沿线污水管网渗漏缺陷27处、雨污混流口5处,水环境好了,居民幸福指数更高了。”市河长办工作人员说。
今后,市河长办将进一步发挥“无人机﹢智慧平台”作用,强化平台后期维保服务和工作人员技术培训,巩固拓展监控成效,形成一套有特色、有亮点、有标准、可复制推广的“人智联动”巡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