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他们是守护河湖的“最美卫士”,是青山绿水边的亮丽风景。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开展的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结果日前揭晓,寻找到“十大最美河湖卫士”“最美巾帼河湖卫士”“最美基层河湖卫士”“最美民间河湖卫士”各10名,“最美河湖卫士”60名。《河长制湖长制专刊》从本期起推出《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栏目,陆续介绍这些“最美河湖卫士”治理与守护河湖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并在“中国河长制湖长制”微信视频号、“中国河长”头条号推出相关视频报道。敬请关注。
——编者
护水金句:
当了河长,就要心中有河、守河尽责。治理好河湖,就是为群众办实事,就能唤起大家的乡愁,就能汇聚起一同建设吾峰各项事业的最强合力。
——王锦彬
王锦彬是福建省永春县吾峰镇镇长、镇级河长,他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以“三铁”治水的信心和勇气开展工作,治理河湖“顽疾”,把河流打造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利民惠民的新增长极,多项河湖长制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
铁胆管水
王锦彬担任河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河管员巡河流于形式、绩效考核不严等问题,通过正风肃纪,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
他全力推动镇河长办标准化建设,解聘了3名工作不主动、履职不到位的河道专管员。之后,他组织整合吾峰镇执法队、镇河长办和河道管护中心,调整补充2名年轻精干人员,解决了基层河长办无人、无场地、无执法权的问题。
人员配强了,制度建设同样不能落下。王锦彬制定了村级河长巡查制度和巡河方案,将履职情况纳入河长制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与“钱袋子”挂钩;闭环式整改问题,推行“三个一”制度,即每周一次联合巡河、每月一次集体会商、每季一次综合执法,依托镇纪委、镇河长办、各村监委会组建联合督查队,将发现的问题通报到河长工作群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创新实行市场化专业管护,将湿地公园管护、河道管护统一打包给第三方,镇督查队不定期检查督导,实现河道管护与巡查监督专业化、常态化。
改善镇域水环境,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发动群众。王锦彬积极鼓励农村党员先锋队、青年服务队等各类社会团体参与到河流垃圾清理、勤政廉政监督等工作中;邀请退休教师撰写方言版治河“三句半”,并多次到公园和各村巡回宣传;在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治水信息,向社会传递爱水护河的正能量,为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铁腕治水
吾峰镇主要河流霞陵溪长7.1公里,是永春县母亲河桃溪的主要支流。“近几年,我镇水质长期在Ⅳ类、Ⅴ类徘徊,有的河段还出现劣Ⅴ类。”“我镇是芦柑种植、经销大镇。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永春芦柑大量滞销,溪边路边经常堆积着好多烂果,臭味飘得很远。”在刚到任后召开的党代会上,王锦彬听到很多党代表的抱怨。他详细询问并记录下相关情况。
会后,他一有空巡河,一个月内就用脚步丈量了镇内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水库和山围塘,察看了每一个污水排放点。最后,他结合代表们反映的问题和自己的巡河记录,归纳出“三大顽疾”即“水脏”“水浑”“水乱”,并有针对性地推进面源污染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河湖“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举措。
变脏水为洁水。王锦彬在全镇范围内部署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带队勘察寻找化肥农药废弃瓶和柑橘落果、烂果的转运点,制定完善化肥农药废弃瓶和芦柑烂果处置办法,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废弃芦柑无害化处理技术培训。
变浑水为净水。针对党代表反映的茶园建设导致水土流失等情况,王锦彬组织农业、林业、水利和环卫等部门的分管领导,逐一察看全镇果园茶园基地情况,并发挥自己农林大学林学专业特长和在乡镇林业站工作过的经验,指导实施了生态茶园改造、植树造林、林下养殖、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一批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有效控制了农田果园的水土流失。
变乱水为清水。“溪边有很多群众乱搭盖的鸡鸭猪舍,污水乱流,杂物乱堆,臭气熏天。”吾中村村民老施的苦恼被“小王”河长记在了笔记本上。王锦彬召集村干部讨论解决方案,对污水直排处采取临时截污措施,经过多方对接,建设了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工程,推动开展联合执法整顿集中行动……每落实一个问题,他就在笔记本上打上钩,直到57个问题全部销号。
在他的精心组织下,全镇“清四乱”行动顺利开展,累计拆除沿溪鸡鸭舍121处、清理河道垃圾52吨,全镇水环境大有改观,霞陵溪水质提升至Ⅲ类及以上。
铁心兴水
吾峰镇湿地公园的部分设施因年久失修而破损。在争取到建设河长制主题公园的项目之后,王锦彬思索着,如何抓住机会提升公园安全系数,同时利用吾峰的乡土文化资源做好“水文章”,促进水经济发展。
吾峰镇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客居永春县讲学并赋诗。镇上的侯龙书院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福建省首批水文化遗产、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锦彬多次担任展馆讲解员,在挖掘展示水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想方设法在打造河长制公园的过程中植入乡土文化。在河道旁的大耕山下打造吾西村新时代农村社区样板,在社区每幢农房布置小池塘、水景观,开展拜孔子入学礼、暑期学生研学等特色活动,与其他文化旅游观光区建设相结合,实现了从镇区到山顶村一路有水、一路有花、一路有书香,再现“路逢十客九衿首,巷南巷北读书声”的景象,为群众打造一条“文化的河”。
“我们以‘水润万物、涵养吾峰’为主线,将河长制主题公园打造成吾峰镇的特色地标。”王锦彬多方奔走,畅谈“夜景公园”的设想,最终成功争取到该项目。他带领设计团队现场办公,把关各类景观、灯光、文化小品,严把施工细节,最终建成了全省第一个集宣传展示、参与互动、亲水休闲于一体的河长制主题夜景公园。公园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当了河长,就要心中有河、守河尽责。治理好河湖,就是为群众办实事,就能唤起大家的乡愁,就能汇聚起一同建设吾峰各项事业的最强合力。”作为一名“85后”河长,王锦彬有拼劲、想干事,展现出新时代基层河长最美的护河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