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溪水变清了,周围绿树成荫。在这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欣赏美景。我和家人都能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生活在木兰溪畔的福建省莆田市市民郭哲华,讲出了大家的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关心关注莆田发展,亲自擘画、推动木兰溪治理,曾经的水患之河变成了清波安澜、润泽莆阳的幸福之河。”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说,“我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建设‘幸福木兰溪’为主线,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绿色之变,实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总长105公里的木兰溪,流域面积超过1700平方公里。从昔日的水患之河,到如今两岸风光旖旎、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在此运动休闲的生态河、智慧河、幸福河,绿色发展与全流域系统治理催生了木兰溪的美丽蝶变。
然而,20多年前,人们说起木兰溪还是谈“溪”色变。由于上下游落差大、下游河道排洪慢等因素,每到汛期木兰溪极易发生洪灾。1999年10月,强台风导致木兰溪洪水泛滥,莆田将近6万间房屋倒塌、45万亩农田被淹。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视察灾情后,提出“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1999年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木兰溪一期试验段工程建设开工现场说:“今天是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工的一天,我们来这里参加劳动,目的是推动整个冬春修水利掀起一个高潮,支持木兰溪改造工程的建设,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2011年,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全面竣工,下游20多万亩平原、70个村和近百万人口从此不再受水患困扰。
党的十八大以来,莆田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福建时提出的“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要求,再次开启木兰溪绿色变革。
多年来,木兰溪流域关停取缔污染企业3000多家,拆除畜禽养殖场超过3500户。同时,不断完善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在全流域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
2021年,木兰溪流域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超94%,以生态旅游、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同年,莆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近2900亿元,是2012年的2倍多,年均增长率达8.5%。
“木兰溪的绿色之变,是莆田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的时代写照。”莆田市市长林旭阳说,“作为全国第一条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河流,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嘱托,擦亮木兰溪的绿色底色。”
幸福之探,示范引领河湖治理保护
木兰溪的巨变,离不开莆田对“幸福”的追求与探索。
“以木兰溪示范河湖创建为引领,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莆田市副市长吴健明说,“我们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打造全域幸福河湖为目标,探索出一条幸福河湖建设的‘莆田路径’。”
2021年10月19日,莆田发布了2021年第1号河长令,要求全域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建设幸福河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一项长期工作。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是福建省设定的幸福河湖建设目标。围绕幸福河湖建设,莆田在河湖长制实施中出台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
《莆田市“六清六化六方”攻坚行动方案》,为一个时期内幸福河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积蓄了力量。
升级版的《莆田市河湖长制履职细则(试行)》,规范了莆田市各级河湖长的履职行为,更好地发挥各级河湖长的履职作用,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落地生根见实效,促进莆田全域幸福河湖建设。
《莆田市幸福河湖评定管理办法(试行)》与《莆田市幸福河湖评分标准》,为莆田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20日,莆田市出台人大代表助推河湖长制工作方案,创新成立莆田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河湖长制工作专班,创新市、县(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监督河湖长制工作。
1个月后,莆田市政协发布“委员河长”工作方案,邀请市、县(区)政协委员担任“委员河长”,充分发挥政协政治协商、凝聚共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协力推进河湖长制“有名、有责、有能、有效”。
…………
“河湖治理保护任重道远。”莆田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水利局局长黄德元说,“莆田河湖长制的实施,尤其是对建设幸福河湖的积极探索,让河湖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这就更需我们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全力把河湖长制向纵深推进,让幸福河湖理念融入到每个人的心里。”
2021年,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入选国家生态文明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示范河湖引领打造幸福河湖——莆田市以木兰溪创建示范河湖引领幸福河湖建设》入选全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
目前,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莆田市水利局牵头起草的全国首个幸福河湖省级地方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已正式立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美丽之变,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木兰溪综合治理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作为莆田的母亲河,木兰溪孕育了兴化平原,哺育了360多万莆田人民,见证着莆田璀璨的历史文化。
木兰溪巨变为沿线带来多元发展:华林经济开发区形成了鞋服、食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集聚规模日益扩大,总产值达数百亿元;莆田北洋地区成了企业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的宝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消化”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让每个莆田人都能享受到木兰溪绿色之变的成果,让木兰溪的幸福浸润整个莆田。木兰溪治理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样本,为莆田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莆田市以此为抓手,以建设幸福木兰溪为主线,持续推进莆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莆田充分发挥木兰溪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齐全的优势,坚持“四水”统筹,全面推进木兰溪综合治理,一体实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将其打造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综合展示基地,使木兰溪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典范。
这其中,城厢区赖溪至荔城荔港大桥的17公里河段,将打造一脉林带连接溪岸山水、四幅画卷书写木兰风光、七大公园传承木兰溪故事、六条廊道共谱跨溪乐章、多个节点注入城市活力的“一脉三道、四卷七园、六廊多点”木兰溪“十里风光带”;木兰陂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景区已完成用地预审,将以木兰陂水文化展示中心为主,结合木兰陂景区、水文化商业街、糖厂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向大众展示一个多样的木兰溪。
今年5月19日,全国首批水生态修复与治理示范项目、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莆田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启动。该项目覆盖下游425平方公里南北洋平原,计划总投资29亿元,至2027年全部建成后,将推动木兰溪下游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水生物物种多样发展、水生态系统功能完备、水文化内涵充分彰显,打造生态宜人、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经济繁荣的可持续发展区域。
“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实现高水平保护,科学划定生产、生态和生活空间,使木兰溪成为引领莆田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带、文化带、健康带、产业带、创新带。”付朝阳表示,全市上下将接续奋斗、深化拓展,让“荔林葱郁、白鹭翔空”成为百姓家门口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