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一架黑色的四旋翼无人机缓缓自永春县东关镇河长制办公楼顶层升起,开启约5公里的自主巡河任务,这也是泉州市“智能+5G”技术在无人机巡河上的创新运用。
永春县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智能+5G”的无人机自主巡河系统运用推动了巡河工作从“人+工具”的传统模式向“机器+数据”的智能模式转变。“可以自主设置巡河路线,无人机将按照设定的轨迹自动巡河,节省了人力的同时,一些人和船不便到达的河流‘死角’和盲区也将得到有效的巡查,实现污染源信息收集、问题敏感点定点拍摄,而5G技术的运用可确保巡查画面高清高质及数据的实时回传,工作人员还可以在电脑上查看无人机拍摄的实时画面。”他说。无人机巡查结束后,后台技术人员将每天的巡查内容建立巡河报告,详细记录巡河中发现的异常情况,以航拍图片、现场图片、异常描述及GPS定位方式及时反馈至县河长办,方便问题及时查找、及时处理。
目前,永春县以县城和东关镇试点无人机自主巡河,按照每日两巡的频次对设定河段开展全自动巡查。自2月份以来,完成城区及附近5个人口密集乡镇600多公里的河道巡查,发现并处理河湖问题37个。下一步,永春县河长办将围绕试点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需求,对无人机自主巡河进行智能升级,同时,重点对桃溪几条水质较差的支流的日常巡查,进一步推动河湖日常巡查工作走向智能化、常态化和高效化。
(永春县河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