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福建日报:农村如何走出“治水”困境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8-05-14 09:58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如果把九龙江比喻为漳州的“主动脉”,那么沿岸农村的条条河流就好比是“毛细血管”。作为漳州市行政中心所在地的芗城区,其城中村及农村河流水质,直接影响九龙江西溪、北溪的水体质量。

过去,一些村庄没有污水排放管道和处理系统,仅仅通过住户自建的化粪池或沼气池对生活污水进行简单处理。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水源。

去年初以来,芗城区初探农村污水收集与处理PPP模式,从前深埋地下、“不可言说”的“土家伙”化粪池,纷纷“链接”大型企业研发定制的先进工艺设备,对标“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打破农村水污染恶性循环。农村污水治理,治出美丽环境,治出美好生活。

污水治理的“难”与“惑”

相对于工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水的危害并不引人注目。一项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的人均污水产生量约为每月1.3吨。许多农村住宅的卫生间、餐厨等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直排溪沟、河道,横流的污水最终或汇聚于江流,或渗入地下,使得农村整体水环境受到较大污染。

“在农村推广污水处理技术面临着一定困难。”芗城区建设局副局长黄冰告诉记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多量少,农户居住相对分散。早期有部分村庄建设了污水处理站,但复杂的管理工艺、昂贵的维护费用,给农村带来较大负担。若是直接用城市污水处理方式解决农村污水问题,让污水处理厂向农村延伸,管线长、成本高,既不现实,也无法突破困境。

如何找到一种污水处理成本低的办法?20171月,芗城区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决定以芗城区城乡建设局作本项目业主,芗城区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作为本项目政府出资人代表,同社会资本方共同组建PPP项目公司,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要想切实改善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难题,最重要的是加强农村污水截污纳管工作。我们决定先以下高坑、南山等三个村作为试点,在不同试点村采取不同的污水处理方式,并对不同社会资本方的工程实力进行实地检测。如何在千人左右的山村建污水处理站,怎么保持长效管理,成本和效能如何,这些都是我们考量的问题。”黄冰表示,试点的结果,是下一步在全区建设城中村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项目的重要依据。

“去污”试点村初见成效

在芗城区石亭镇南山村,一座占地约10平方米的小型“集装箱”,静静伫立在花丛中,走近了无臭无味,可听到轻微的设备运作声。“集装箱”旁,美人蕉、再力花及风车草落落大方地展现优美姿态。

这是中科同恒公司为南山村试点定制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自去年5月起,南山村860名村民每天所排放的生活污水,经由这个“集装箱”进行生化处理后,倾流到一旁的湿地,经过美人蕉等植物吸附除磷等“动作”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

与此同时,南山村的家家户户墙上都安装了几根白色的污水管,村民黄荣松说:“以前全村的污水、家庭用水都排到水沟里,河水味道臭,蚊蝇多。现在不一样了,花香扑鼻、神清气爽。”

“一座处理站的建设成本在一两百万元左右,由区里出钱,通过户收集,把污水全部回收到主管道里。”南山村党支部书记郑井根表示,污水处理与人工潜流湿地结合,既能净化水质,还能通过花草苗木,提升乡村景观。

而在石亭镇下高坑村,采取的则是另一种污水处理设施。在这里,园区内亭台楼阁、鱼池廊道一应俱全,仿佛一个微型的街心公园。

在一个人造小山坡上,记者看到一个“隐秘”的污水处理设施。“整个设备就是培养细菌的设备,30年加一次细菌,通过细菌‘吃掉’污染物。除将进水井中的水泵入调节池需要电力消耗外,污水由调节池进入渗滤系统,以及处理后的水进入排水管道均靠自流,没有动力消耗。每天运行8个小时,一吨水处理电费仅为0.5元左右。若再装上太阳能,就可以达到零成本运营。”山东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曲延华告诉记者,这套设备不受地势限制,无需人员值守,几乎不产生污泥,建设周期仅需一个月。

污水处理站建立后,农户在新建房屋时,会自行将自家排污管道接入污水管网建设。所有的生活污水都顺着管道流到污水站进行处理,污水变成了清水。“现在我6岁的小孙子都知道污水不能乱排。”村民郭女士说。

“治污效果好,大家都吃下了定心丸。”黄冰说,起初项目征用到部分村民的土地,他们担心如果质量不到位,过两年还得折腾。“大家希望治污工程不是只管一两年,而要长期能用。因此,芗城区直接对标高标准,所有项目都是以处理后出水最高标准的一级A标准来设计。”

智慧运维保长效“治污”

“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芗城区摸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芗城区副区长林建成告诉记者,农村污水治理有多种方式,或从排污管道截污,或采取户收集。“户收集才能彻底解决污水问题。我们的管道直接接到村民的厨房、洗衣间、卫生间,从源头上截污,不让一点一滴的污水落地。从试点村的模式总结经验后,我们还要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芗城区共有71个建制村,前期设计规划已经完成。今年,我们计划先完成九龙江流域周边28个村的建设工作。一些边远山区,人口少,建污水处理站性价比很低。我们采用三格化粪池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以作为生产用水使用。这样一来,通过对管网及运营成本的优化,降低施工造价、管理开支和运行成本,整个工程的成本节约7000万元左右。”黄冰告诉记者,未来,污水处理项目的收费将采用市场化处理,由使用者付费,加财政缺口补助。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分建、七分管,要让高标准高质量的污水处理设施发挥作用,离不开长效运维管理。“所有的污水处理点周边都有高清摄像头,连成一个物联网,统一监控。区里将不定期组织抽检,包括污水收集量、出水的水质等,分为优秀、及格、不及格这三个档次。在线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信息将被作为考核付费的依据。”黄冰表示,通过智能平台,整个芗城区的污水处理只需要投入十多人,便可掌控71个处理终端的运行状况,实现集约化管理。停电或简单的小故障的修复时间仅需30分钟,一般的故障修复也不超过24小时。

现在,芗城区城中村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PPP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特许经营主体,统一以区域打包的形式来做,走向了标准化、规模化。目前,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征地等工作已陆续展开。

未来,各区域特许经营主体在设施建设和管网维护工作中优先聘用当地村民,从而调动当地村民主动参与本地污水治理的积极性。

 记者手记>>>

农村污水处理应贴近实际

近年来,漳州市不断深化“生态+”发展模式,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五个管护目标。芗城区也从本地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适合本土的农村污水治理道路。其中,城中村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PPP项目的顺利推进,说明科学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重要性,而PPP的形式也使得财政可承受、农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广。

记者认为,这种治污模式能在农村扎根、深受农民欢迎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三低一少”的特性,即建设费低、运行费低、操作管理难度低、污染物排放少。对于农民来说,用得起的治污模式,才真正符合生产生活实际,才能可持续发展。

一个贴近实际的治污项目,效益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真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又可以倒逼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人们受环境熏陶,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足功夫、下好功夫,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环境保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