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综合治水试验县(已归档)
木兰溪是莆田人的母亲河。在它的怀抱里,莆田人得以白日快乐劳作,晚上安然入眠。莆田人与木兰溪同呼吸、共命运,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治水画卷。
历史馈赠的治水妙方
木兰溪是一条发源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黄坑村的河流,横贯莆田市中、南部,境内干流总长623.8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
莆田,传说中妈祖的故里,既有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的木兰陂,又有“无处不荔枝”的荔枝水系风貌。
位于木兰溪下游感潮河段的木兰陂,见证了莆田人水利文化的发展史。因河水经常泛滥,沿岸百姓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经历了钱四娘筑陂被毁(公元1064年),长乐进士林从世、宋侯官人李宏与僧人冯智日再次筑陂后,历经八年,木兰陂才筑陂成功,是我国东南滨海地区拒咸蓄淡灌溉工程的独特创造。
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木兰陂,感受古时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眼前这座用大块花岗岩条石砌筑的陂体,接受着水流的猛力冲刷,显得愈发坚韧。很难想象,这看似浑然天成的木兰陂,就这么守候了莆田人近千年。
木兰陂陂头两侧分别建有引水能力11立方米/秒和5.5立方米/秒的南北引水渠,滋润着下游总面积425平方公里的南北洋平原。有了丰沛水源,莆田地区才得以粮食高产,经济繁荣。
据莆田市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主任王萍介绍,木兰陂南岸已建成占地6.63万平方米的木兰陂生态公园,设有木兰陂纪念馆、钱四娘庙和冯智日纪念堂。木兰溪左岸绿道建设了全长4.6公里的绿化带,绿化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
由唐元和年间闽浙观察使裴次元倡建的镇海堤,蜿蜒近6公里,依然庇护着木兰溪三江口至入海口感潮段的南洋平原。这里濒临台湾海峡,堤后错落的村庄、田野和鱼塘,依然诉说着抵御洪潮的历史。
自然界的无形之手
延寿溪是木兰溪的最大支流,它穿过上游“九鲤飞瀑”,汇入东圳水库常泰湖,经过莆田市区,流入下游的北洋水系。
位于仙游县东北部的九鲤湖,是仙游县木兰溪防洪生态景观工程的一部分。2013年,该工程仙游段正式开工,通过清淤、截污、筑坝、万里生态水系工程等,实现了水系畅通、河道整洁。
东圳水库处于木兰溪最大支流延寿溪的中游,是莆田的“大水缸”。“大水缸”里的水,水质好与不好,直接关系着莆田人的健康。如今的东圳水库,周围山体上种满了荔枝树,干净的地面上看不到一点儿垃圾。
东圳水库管理局局长许美新告诉记者,通过禁止畜禽养殖,进行污水处理,退果还林,退耕还林,综合治理一级保护区居民搬迁等措施,东圳水库及延寿溪才有了今天的面貌。
“生态修复是一个系统化的治理过程,涉及山、水、林、田、湖、草等,既要适应自然环境,又要不断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梅长河说。
木兰溪孕育了鱼米之乡莆田平原,让度尾文旦柚、华亭龙眼、南北洋荔枝和常太枇杷四大名果远近闻名,还留下了这方百姓“家贫子读书”的重教传统。据记载,自唐代以来,兴化古邑出了17名宰相、21名状元、2482名进士,科甲鼎盛,文采风流。
“莆田地区的文化很独特,有莆仙话、莆仙戏,我们还曾研究,这种文化的独特性是否与莆田自成水系有关系。”福建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余德贵说。
综合性水上公园绶溪公园,有2000亩荔枝林,还散落着因莆田状元们而兴的文化景点。公园里,几位当地老人,正在唐末文学家徐寅栽种的大树下愉快地聊天。
绶溪公园里的绿道,像一条飘带一样,拥抱着这座城市。“这就是我们水利建设想要达到的场景:人乘船在溪中游,一边欣赏着莆仙戏,一边欣赏着木兰溪和荔枝林。”莆田市政府副秘书长谢劲兵说。
从“无为”到“有为”
采访团来到木兰溪防洪工程仙榜段,听鲤城街道办主任傅俊忠讲河长的故事。傅俊忠说,通过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县、镇(乡)、村三级“河长制”工作组织体系,开展了河道清障、畜禽养殖整治、河道垃圾清洁等专项行动,修复生态环境。通过整治,沿岸新建楼房已供不应求。
不远处,两位大妈穿着志愿者的衣服,来回巡河。“看到垃圾必须捡起来,看到摩托车要阻止沿岸骑行,不然心里难受。”黄大妈说。
两位大妈都已70多岁,每天至少巡河两次,已坚持5年了。她们这样的志愿者,这个街区还有60多人。
通过建设木兰溪防洪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莆田市推进了全流域综合治理。同时,保护治水文化遗产,修复荔林水乡风貌,综合治理水源地水环境,串联起一溪两岸的景观。
“以前,我们治理生态环境侧重于自然修复这种‘无为’,认为把人迁出来,不去破坏就可以了;在实践中,我们的治理理念有了变化,认为也应该利用生态修复这种‘有为’,积极地去清理、禁止畜养,把‘有为’融于‘无为’中,这才是最好的‘为’。”余德贵说。
中国水利报社副社长唐瑾说:“2015年,来莆田采访时,我只看到一些栽植的小树和小草,现在这里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
“莆田市通过再治理、再修复,把当地文化元素加入到生态环境中,唤起乡情,给群众带来幸福感,这正体现了‘最美家乡河’所倡导的理念。”唐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