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穿越时空正能量 不朽丰碑谷文昌

来源:三明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3-06-26 17:15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三明市水利局

  吴雪梅

  谷文昌,原名程栓。1969年冬天,他携妻带女,从省城福州来到三明地区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劳动(今石壁镇红旗村)。

  石壁古镇,历史悠久,是“客家人”的祖居地,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历朝历代的战乱,破坏了石壁的繁荣,青山绿水变成了光山秃岭,十年九旱,暴雨成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兴建了一批小型水利工程,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1969年,全公社有28000多亩耕地,每亩粮食单产不过300斤,年人均口粮也不到300斤,最低工分值只有7厘钱。

  这就是谷文昌接下来要重新安家落户的地方。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石壁镇贫穷落后的面貌,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隆陂水库,这是闽西北地区第一座中型水库,库容1735万立方米。谷文昌被任命为工程总指挥,他拖着“文革”中落下的阵发性痉挛的左腿,攀上海拔350米的山坡,和其他几位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一起,住在一座破旧不堪、阴暗潮湿的祠堂里;来自不同村庄的4000名民工,自带铺盖、工具,住在临时搭起的工棚里。这里杂草丛生,毒蛇出没,蚊虫蔽空,每到夜晚,高脚蚊子像飞机一样轰鸣,恐怖的银环蛇说不定爬到谁的床头,加之劳动强度大、生活艰苦,没多久民工跑掉了三分之一。

  面对此情此景,谷文昌深入工棚,与干部、民工促膝谈心,讲道理、做工作。他拄着木棍下山,走进跑回民工较多的官坑村,召集村民开会,他和颜悦色、苦口婆心地开导:“禾口为什么苦?缺水、干旱啊!挖掉这千年苦根,建水库是唯一出路。咱苦干三年,子孙能幸福万年呐!”

  他还走进离水库最远的陈塘村,这里的群众不相信水库的水能流到自己家门口,干部也说:“水能流到,我把它喝了!”谷文昌面带笑容,展开水库设计图讲给群众听:“瞧,渠道是这么走的啊.....”温暖如春的话语,激起了群众修建水库的热情,为了自己的根本利益,再苦再累也心甘!工地上热火朝天,“改变禾口穷山恶水”的大标语,用白石灰水刷写在山坡上,红旗迎风招展,夯歌四起,响彻云霄,车来人往,川流不息。

  谷文昌住在工地、吃在工地、干在工地,他从旧祠堂搬进了新工棚,竹片当床板,稻草当褥子,跟民工吃一样的饭菜。他每天清晨五点从工棚走到大坝,从大坝走到涵洞口,从涵洞口走到料场,方圆十几里的工地上,哪里困难大、有危险,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他参加了工地上几乎所有工种的劳动,打石、挖土、挑土、推车。

  “发号召容易,真正干成一件事却不那么容易,事业要成功,领导是关键,指挥不在第一线,等于空头指挥。”他就是这么想、这么说、这么做的。

  1971年3月,雨季即将到来,正是大坝合龙的关键时刻。在这泰山压顶、千钧一发之际,谷文昌发出有力的号召:“现在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水库能不能建成,全靠大家今晚的努力了。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要咬紧牙关,坚持、坚持、再坚持!”全体人员在沉沉的黑夜里冒着风寒露冷,流淌着汗水,向龙口填土,在大水追逼下,龙口终于顺利合龙了。

  1971年8月,水库建成,禾口人民结束了缺水的时代。一池清澈明净的碧水,浮动着天光云影,凝聚着宁化人民的深情。1974年全灌区170多公里长的干、支渠全线通水,全面受益,禾口公社粮食单产在全县第一个跨《纲要》。而今水稻单产已达1700多斤,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并驾齐驱,双双腾飞。

  40多年来,水库不断加固配套,发挥了更大的效益。今日的石壁,座座工厂、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这个红色老区,正合着时代的节拍,以崭新的姿态,迈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谷文昌以自己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这样的丰碑是永存的、不朽的。谷文昌精神正穿越时空,化作新时代、新征程的正能量激励我们水利人砥砺前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