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一生扎根三峡的长江之子郑守仁

政法与审批处副处长 黄林祥

来源:厅机关党委 发布时间:2021-06-01 10:12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今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对长江流域保护和治理具有重大意义。今天,我想介绍一位,在新中国水利史上为长江治理作出突出贡献的水利英雄—长江之子郑守仁。

  郑守仁1940年1月出生,196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7月去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原总工程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他主持设计了三峡工程这项世人瞩目的国之重器,57年如一日地投身祖国水利事业,带领同事们扎根三峡工地,以工地为家,深入施工现场,力克技术难关。他用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的高尚情操,铸就了中国治水史上一座丰碑,生动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是彰显爱国奋斗奉献精神的水利英雄,是建造守护国之重器的杰出代表。还被赞誉为“三峡之子”“当代大禹”“工地院士”“大坝基石”“水利工程师标杆”。2020年9月,水利部号召全国水利系统向郑守仁同志学习。

  郑守仁童年生活在淮河边,经受了淮河水患之苦,在淮河上第一座水利工程润河集水利枢纽工程现场就萌生了当一名水利工程师的愿望,立志将变水害为水利作为终生事业。

  1963年从华东水利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长江委工作,从此一生与水利结缘,先后在陆水水利枢纽工程、乌江渡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隔河岩水电站、三峡工程从事设计工作。在负责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及围堰设计中,提出“钢筋石笼”龙口护底方案,胜利完成了大江截流的历史任务,全世界为之震惊。葛洲坝工程实际上是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工程,对三峡工程的兴建和运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993年,年过半百的郑守仁担纲长江三峡工程的设计总负责人。他带领设计人员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创下十几项优化设计成果,推广应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进行两次大江截流,世所罕见。他提出的技术方案两次都取得圆满成功,大江截流设计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其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跻身于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列。

  他夜以继日奔走在工地上,与各方技术人员携手攻关,带领团队克服一个个技术难关。著有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6部,先后主持召开三峡工程现场设计讨论会2500多次,形成会议纪要6800多万字,亲自撰写现场设计工作简报500多期,400多万字,为确保三峡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守仁持之以恒,敢于负责,把工程质量看得高于一切。对每一块大坝基础、每一项分部工程、每一次工程验收,他都严格把关,一丝不苟。1997年,郑守仁已是院士,但是三峡工程重点部位的基础验收,他仍然亲自到现场严格把关,并主持编写了130多万字的《水利枢纽工程质量标准及监控》一书。其工匠精神获国际大坝委员会高度赞誉,2017年7月,荣获国际坝工界的最高奖项—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郑守仁一生治水,不居功不争名,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他不忘初心,始终践行着入党誓词,生活俭朴、甘于清贫,节假日都在工地值班,一辈子以简陋的工棚或单身宿舍为家,在乌江渡、葛洲坝、隔河岩、大三峡,青山绿水间的工地就是郑守仁夫妇的家,三峡坝区十四小区4316号,两间门挨门的工房,每间10来平方米,就是他住了26年三峡工地的“家”。郑守仁曾说:“作为一名水利人,能参与三峡工程是最大的幸福。只要三峡工程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里坚守一天。”

  长期超负荷、高强度的运转,让他积劳成疾,长期患有肝病和高血压。在生病期间,他心里最担忧的依然是治水事业,在一次手术前,还趁医生不在,从医院跑回工地,指导三峡大坝混凝土的温控防裂工作。退休后,他仍带病坚持工作,或参加三峡有关技术咨询研讨,或辗转重点工地进行技术把关。他的生命,已与千秋一坝融为一体。2019年荣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一个人有了信仰和理想,就有了人生的方向和自信的力量,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意气风发,在困难挫折中奋发而上,在平凡普通中铸就辉煌。郑守仁志存高远、信念坚定,以身许国许工程,长期投入艰苦治理长江的任务中,宵衣旰食、毕生埋头在兴修水利的工作中,以非同一般的毅力坚守着共产党员的信仰!

  在不忘初心的道路上,砥砺奋进的征程中,崇尚英雄,就是爱国,坚定信仰,就是爱党,英雄心中必有信仰,信仰培育出无数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回望百年党史,我们愈加强烈地感受到,今天尤须崇尚英雄,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

  新时代水利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见贤思齐,坚定信仰,积极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在推动依法治水管水上担当作为,把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作为自己毕生追求,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奋勇前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