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中国改革报:“国泰民安”背后的水利贡献 2022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突破1万亿元关口,开工数量、投资规模、完成投资均创历史之最

来源:水利部网站 发布时间:2023-03-06 16:01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国泰民安”背后的水利贡献 

2022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突破1万亿元关口,开工数量、投资规模、完成投资均创历史之最 

  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万余名工程建设者历经6年奋战,长江与淮河实现历史性“牵手”。工程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受益范围7.06万平方公里,惠及皖北、豫东5000多万人口。图为船只通过引江济淮派河口船闸。新华社发(刘玉才 摄)

  □ 本报记者 成 静

  日前,在2022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宣布,2022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达到10893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关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最多的一年。

  王道席用一组数据对我国2022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全年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7项、投资规模4577亿元,其中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有13个项目,开工数量和投资规模均为历史最多。全年新开工水利项目2.5万个,新增投资规模1.23万亿元,累计实施水利项目达到4.1万个。全年累计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564亿元,其中,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36亿元;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3204亿元,有力保障了大规模水利建设资金需求。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司司长王胜万介绍说,2022年全年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7项,南水北调引江补汉、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除此以外,2022年一批工程实现重要节点目标,34项工程建设完成,20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发挥了显著效益。”王胜万表示。

  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2022年实现了工程全线挡水,通过了正常蓄水位阶段验收,成功抵御多场次西江洪水,有效减轻西江中下游乃至珠江三角洲防洪压力。此外,河北省雄安新区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一期)等堤防工程,山东省南四湖湖东滞洪区建设等蓄滞洪区工程,均为区域防洪安全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保障供水安全方面,引江济淮工程历经6年建设,在2022年底实现了试通水试通航,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受益范围7.06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5100多万人。广东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山西中部引黄水源工程建成后,也都充分发挥了水资源配置优势。

  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灌区、河南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四川武引二期灌区工程、吉林松原灌区等10项灌区工程完工发挥效益,分布在黑龙江、河南、四川、吉林、湖南、内蒙古等6个粮食主产区,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积近1400万亩。

  在保障生态安全方面,黄盖湖治理工程完成竣工验收,经过治理,黄盖湖水质显著提高,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云南车马碧水库建成通水,增加了南盘江上段河道生态补水量。江苏省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环湖大堤达标建设(江苏段)将有效改善太湖和湖西地区水环境。

  超常规力度推进灌区建设和改造

  “2022年开工建设江西大坳、梅江,广西大藤峡、龙云,海南牛路岭,安徽怀洪新河等8处新建大型灌区,建成后将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730多万亩。”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2022年全面完成灌区建设年度目标,一些大型灌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明忠举例说,江西梅江灌区地处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县的赣州宁都,此前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早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等原因,灌溉条件较差,梅江灌区工程新建水源及连通工程等,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成后可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8万亩,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另外,2022年实施的529处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项目也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79亿元,累计新建改造渠(沟)道达1万多公里、渠系建筑物3万多处、量测水设施1万多处,全年新增恢复灌溉面积36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951万亩。吸纳农民工就业10.34万人,支付农民工工资超过15亿元。在完善灌排工程体系的同时,发挥了拉动经济、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带动辐射效益。”陈明忠表示。

  不仅如此,2022年水利部全力加强用水管理,保障了灌溉用水需求。“面对长江流域罕见旱情,大中型灌区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最大限度减轻了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受旱省份累计灌溉农田2.7亿亩,其中大中型灌区灌溉农田达到1.7亿亩,大旱之年实现了粮食丰收。”陈明忠说。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确保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

  王胜万表示,2022年在实施一大批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和骨干控制性枢纽等防洪重大项目的同时,水利部等部门不断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中小型防洪工程建设,着力解决防洪突出薄弱环节,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一是突出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守住安全底线。大中型水库方面,2022年开工148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完工124座,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小型水库方面,支持340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目前主体工程完工3176座,占比93%,剩余224座计划2023年汛前完成;实施19189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和17400座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通过除险加固,水库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防洪灌溉供水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二是加快实施河道整治,优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改革中小河流治理模式,以流域为单元,组织编制全国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2022年,主要支流完成治理河长2494公里,完成投资253亿元;中小河流完成治理河长1.2万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投资380亿元,完成整河流治理108条。”王胜万表示。

  三是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2022年,实施183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开展山洪灾害补充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平台巩固提升等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综合防御体系,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大幅提升,在2022年局部暴雨屡破极值、山洪灾害多发重发的情况下,死亡失踪人数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

  60项重大水利工程列入重点前期工作清单

  2022年,国务院确定了55项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重大水利工程清单。此次发布会也对此进行了介绍。王道席表示,水利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提出了2023年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重大水利工程清单,共60项。

  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方面,按照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要求,今年重点推进长江中下游、黄河干流治理等大江大河堤防建设与河道整治工程,黄河古贤和黑山峡、广西洋溪、安徽凤凰山、四川米市、湖北姚家平水利枢纽等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还有长江、淮河、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工程。

  在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方面,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深化论证,持续推进国家水网建设,2023年重点推进甘肃白龙江引水、青海引黄济宁等重大引调水工程,还有四川三坝、云南南瓜坪等重点水源工程。

  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重点推进广西下六甲灌区、云南腾冲灌区、湖北太湖港灌区、四川向家坝一期二步等新建大型灌区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可新增、改善灌溉面积约1800万亩。

  在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方面,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统筹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全面提升水利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

  “下一步,水利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沟通协调,及时解决项目前置要件办理、立项审批中的难点问题,全力推动项目多开工、早开工。”王道席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