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编者按:国家水网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我省始终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治水理念和重大实践,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泉州市于2024年7月成功竞评入选我省首个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以来,紧扣“两江两翼、五连五枢”总体布局,推动白濑水利枢纽、金门供水水源保障等4个项目入选“两重”项目,高标准推进“7+13”(7大示范性样板+13项标志性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泉州经验”,现刊发泉州市经验做法,供各地结合实际参考借鉴。
泉州水网先导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泉州市紧紧围绕省水利厅聚焦福建水网,加快推进“四大”工程建设部署要求,以入选全省首个国家级市级水网先导区为契机,紧扣“两江两翼、五连五枢”总体布局,持续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网,水利投资规模和完成量连续八年保持全省第一。今年1-8月,先导区建设引领全市水利投资超序时推进,展现了水网建设的“泉州速度”与“泉州质量”。
一、注重系统谋划,彰显水网规划引领力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会议上部署构建现代水网,并对水网建设作出批示。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水网建设工作专班,构建“市领导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市县乡三级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聚焦顶层驱动。印发《泉州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及《泉州水网先导区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重点建设任务和改革创新举措,2024-2025年计划先行实施四大体系162个项目,总投资201亿元。积极做好国家“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重大项目遴选工作,启动“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加快63条河流流域规划编制,目前已批复47条,已审16条。开展泉州北翼沿海地区重点产业供水需求与水源方案、兰田水库至石壁水库连通工程暨南翼片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等水网建设项目前期研究。三是强化协同联动。积极融入国家东南区域水网,主动衔接省级骨干网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闽江北水南调工程,着力打造多水库联合调度、多水源互为备用的供水保障新格局。同时,在全省率先启动并完成市县两级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坚持“1+8”(市级+8个县市区)协同推进,推动各县(市、区)立足自身实际,打造“一县一特色”。
二、聚力重点攻坚,提升水网项目推进力
一是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今年1-8月,先导区建设带动全市水利投资完成66.3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98.63亿元的67.25%,超序时进度0.58个百分点,投资完成量持续位居全省第一。完善落实区域协调服务机制,定期调度会商,全力推进四大体系在建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截至8月底,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完成投资17.6亿元,占年度计划26.25亿元的67.1%。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完成年度投资4.3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7.31%。二是向上争资持续发力。在省水利厅高位推动下,泉州水网先导区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精准对接国家政策与资金投向,全力以赴抓项目、筹资金、稳规模,项目争规列盘获新的突破。今年来,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晋江防洪提升工程(南安段二期)等累计争取省级及以上专项资金补助9.08亿元。三是项目前期扎实推动。立足水网先导区建设蓝图,持续充实项目储备库,省水利厅“项目管家”系统成熟级项目投资规模320亿元,为我省最高。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尽量放大效应,做实做细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晋江防洪提升工程(南安段二期、安溪段二期)等项目可研、初设先后获省发改委、水利厅批复。
三、坚持改革创新,激发现代水网驱动力
一是闽台融合打造典范。依托独特区位优势,泉州持续深化闽台水利交流合作,生动实践“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理念。泉州向金门供水工程运行安全稳定,供水量持续攀升,截至8月底,累计供水逾4300万吨。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高效推进,累计完成管道铺设18.49公里。“双水源、双线路、多调节”高可靠性供水保障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二是生态治理持续向好。河湖治理管护成效卓著,全市39个主要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常年稳定保持100%,“水质向好、管控有力”区域水质综合评价体系加快完善。签发2025年泉州市第1号河长令,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泉州市幸福河湖建设的实施方案(2025-2030年)》,全面开展幸福河湖示范建设,加快打造 “安全、健康、生态、文化、发展” 的高品质河湖。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践净水渔业模式,泉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泉州建立中科院水生所泉州湖库生态系统研究站和以院士领衔的专家工作站,推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为泉州水资源保护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启动全国首个河湖类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即福建省(泉州)河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3.34万亩,提前半年超额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年度任务,水土流失治理成为乡村发展的“绿色引擎”。三是城乡供水深度融合。泉州加快构建城乡供水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服务、同监管”。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8.33%,规模化水厂覆盖率超八成,县域统管实现100%全覆盖。全市1127处单村供水工程100%纳入管护,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水平大幅度提升,从城区近郊并网到偏远角落保障,因地制宜的布局让“饮水无忧”照进每个村落。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的骨干作用,泉州市山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持续推进,累计改善灌溉面积1.8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