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全党上下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第六届“福建省直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试验中心水工所(以下简称水工所)践行“三下沉”工作法,发挥人才、技术优势,联动下沉一线,靠前服务,为重大水利工程中诸多缺少技术规范可以指导或现有技术规范中不够明确的技术难题,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撑。
这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队伍,团队共有13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10人,占比77%。他们结合职责任务开展调研,将学和研结合,坚持试验调查,用数据说话,坚持潜心钻研,敢于创新,以水利人的务实作风与实干精神,为推动福建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我们的工作要求严谨,任何一个小的数字错误都有可能引发全局性后果。”一句话,道出水工所的工作日常。其背后,是反复的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的点滴累积。
行于实 反复试验出真知
3月24日,随着最后一声爆破声响起,福建省有史以来引水线路最长、引水规模最大、总受益人口最多的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实现全线贯通。预计今年6月,大漳溪的淙淙清流就将源源不断注入平潭岛,彻底解决平潭经济社会用水需求。
百里送甘泉的源头,莒口拦河闸是“第一站”,作为“一闸三线”工程的控制线节点,莒口拦河闸可控制闸前水位,调节分配着大樟溪上游来水和闽江补水。
大工程背后是大担当。拦河闸的建设和运行影响河段的水文情势和鱼类生境特征,为了保留鱼类洄游通道,促进坝上坝下群体交流,建设莒口水闸过鱼设施势在必行。
这是福建首个拦河闸生态鱼道工程。为了攻克这一课题,水工所成立了一支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及大量年青工程师组成的攻关团队,下沉一线,提供前期论证、设计、建设等各环节技术服务。
虽然科研人员初次涉猎鱼道项目,缺乏鱼道研究经验,并且研究设备严重不足,但他们克服重重难关,在一线做调研、在一线思对策、在一线解难题:不熟悉鱼道,便展开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咨询专家,分析研究鱼种特点,通过目标鱼类生物学特性调查及鱼类游泳能力测试,确定目标鱼类克服水流阻力能力。不确定设计方案可行与否,就开展模型试验,通过建立水闸下游河道二维整体数学模型、莒口鱼道整体物理模型、鱼道局部三维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等,反复验证、优化成果,确定最优设计和工程措施。
一点一滴累成果。从2016年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所有科研项目,经过前后2年的时间,水工所终于掌握了河口鱼道水流控制核心技术,为福建省第一座大潮差河口鱼道的设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调查研究并未止步。为了进一步深化对鱼道科研—设计—施工全过程的认识,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提升,项目组又深入莒口鱼道工地进行现场服务,与业主和施工单位就鱼道侧壁卵石、隔板孔洞、观察室的施工工艺与方法及施工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沟通,以促进鱼道科研、设计、施工、管理进一步融合,提升鱼道科研水平。
2022年,莒口仿生态鱼道建成运行。该项目不仅对保护闽江流域生态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所取得的成果对拟建的九龙江河口西溪水闸鱼道、晋江河口的金鸡拦河闸鱼道均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杜绝设计“悬浮”于实际,是水工所青年的工作原则。调查研究谋思路,反复试验出真知。水工所青年以苦干实干争一流,承担起霍口水库、白濑水库、“一闸三线”、福州“高水高排”等国家省市重大水利工程技术难题攻关;建立了闽江、九龙江等我省重要河道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成为省级河流及水安全公共服务平台;研发了环形补水与潮汐资源利用新技术,为福州晋安湖、莆田南北洋、福清龙江、宁德东湖等水动力与水质提升保驾护航;近三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论文15篇。
知于行 青春脚步丈四方
需求在一线,民情在基层。水工所青年们知道,闭门造车没有出路,必须要走出去多看多想。只有真正“实”下去,亲自听、亲自看、亲自走,才能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除了躬于院内的研究项目之外,他们主动请缨,扑身基层,以青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深入了解地方需求和发展要求。
“今年能不能准时开闸放水?能提供多少水量?”在昌吉,王星莉深刻体会到了当地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福建水利专技人才,王星莉同志主动请缨援疆,带着水工所多年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运用到昌吉州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为了摸清当地的痛点、难题,从入疆第一周,王星莉就奔波在一线。
面对昌吉引水干渠老化破损的问题,王星莉多次到现场实地查看,指导干渠前期维修养护工作,确保了准时开闸引水。在调研中,王星莉得知呼图壁县红山水库因泥沙淤积严重,不但水库正常功能已经难以发挥,当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水库还可能发生漫顶溃坝。一想到这个问题,王星莉就感到心焦火燎,她主动参与红山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红山水库调度规程审查、红山水库除险加固方案研讨和红山水库近期功能恢复方案研究等重要除险事项,用实际行动保障红山水库安全运行管理。
团队其他成员也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主动服务省市地方水利行政工作。王新强在借调福州市水利局期间,协助拟订一系列规划。好的方法应用到基层,还要考虑适配问题。为此,他摸实情拓思路,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倾听基层呼声,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与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相结合,助推水利规划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张晓在福建省水利厅跟班学习期间,协助开展水利科学研究、技术引进推广和标准制定发布,根据工作需要,做好横向、纵向沟通工作,为福建水利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要下更大功夫,关键是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水工所青年紧跟党的步伐,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未来,水工所青年将下更大功夫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发挥技术辐射作用,带动全院技术实力提升,努力多出成果、多出效益、多出人才,为福建水利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