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福建省莆田市水利局近年来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木兰溪治理的水文化高地建设取得一定成效。2024年,木兰溪入选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成为莆田市一张亮丽的生态文化名片。
深耕文化内涵 筑牢水文化根基
莆田市水利局积极探索“资源整合。流域调查+多元核验”模式,利用流域地图、调研报告和视频合集,全面梳理流域遗产分布,挖掘文明发展谱系及治水理念渊源。通过“全市一张图”精准呈现主要流域情况,集聚两大流域河流数据,为水文化遗产相关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已申报省级治水名人30名,并有序推进19处省级河湖(水)文化遗产立碑确界工作。
在遗产保护修复方面,莆田市率先行动,复原了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等人文历史景观,2024年还新增8处省级河湖文化遗产。同时,加快推进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建设,建成14个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湄洲岛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二期)荣获2024年度省“闽水杯”水利优质工程银奖。
“莆田市还深化水利文学基础研究,协助编制全国首部河湖文化遗产书籍《闽水魂》系列丛书,出版《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木兰溪实践》等专著并在全国推介。”莆田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搭建水文化课题研究平台,联合河海大学等开展6个河湖科技关键技术研究,牵头研制全国首个河湖智慧监管省级地方标准,发布《莆田市健康(幸福)河湖评估蓝皮书(2024)》。
创新传承载体焕发水文化生机
莆田市投资4.8亿元建设中国(木兰溪)流域文化展示中心,这是全国首例以流域治理文化命名的水情博物馆。“该馆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展陈大纲修编,建成后将成为展示木兰溪流域文化的重要窗口。”莆田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木兰溪治理展示馆也在不断优化展陈内容,2024年更新科普展板400多块,接待访客1300余批次4万余人次。
在宣传方面,莆田市水利局创新打造水利专栏、专网等“八专”舆论宣传平台,2024年获评全国水利宣传先进集体、“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组建水利木兰新声等50余人宣讲队伍,2024年以来开展专题宣讲86场次,其中1位讲解员当选全国青联委员,宣讲队荣获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莆田市将水文化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木兰溪流域民俗文化圈,举办端午节“扒龙舟”、闰五“搭桥亭”等民俗活动,通过莆仙戏、民间故事等形式,展示木兰溪水利功臣信俗文化和流域妈祖文化。“我们还组织木兰溪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党校、中小学开展现场授课和研学活动,2024年以来参与基地教育、党员学习交流及社会科普近3万人次。”莆田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激活多元价值释放水文化动能
莆田市串联木兰溪沿岸旅游景区,建设兰溪、绶溪等十大涉水主题公园,推出78条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开展“莆阳开春”等文旅活动,2024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超3300万人次,实现了水文化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莆田市秉承公园城市理念,将自然水脉融入其中,构建53公里环城“福道”启动环,打造24公里“水上巴士”项目。同时,策划生成莆田绿心·水上巴士夜游荔洲岛等一系列综合开发项目,建成首个郊野公园,让城市更具水韵风情。
此外,莆田市还依托木兰溪水源优势和千年制酒工艺,助力百威雪津啤酒的高质量发展,该企业还是福建省内唯一连续三届入选全国水效领跑者名单的重点企业。在木兰溪上游,通过立体化生态茶园经营模式,森林覆盖率超90%,茶产品远销 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水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增效。
莆田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挖掘莆田水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传承方式,进一步激活水文化多元价值,让木兰溪成为一条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之河,为莆田市绘就水美城兴的美好画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