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水利报:各省通过省级总河长令等形式部署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来源:中国水利报 发布时间:2025-03-07 10:17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北京市

  开展“幸福河湖·水美家园”评定,海淀区清河(树村闸—体育大学西桥)、怀柔区雁栖湖等10条河湖(河段)获评“幸福河湖”,密云区司马台村、西城区柳荫街社区等10个社区(村)获评“水美家园”。

  天津市

  到2027年,全市建成区重点河湖、重要水库基本建成幸福河湖,2035年全市河湖总体建成幸福河湖。市河(湖)长办发布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河湖长统筹推动辖区幸福河湖建设工作,截至2024年底,首批7条(个)幸福河湖建设完成。

  河北省

  挖掘大运河、白洋淀等河湖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水乡文化。2024年在已建成64条(个)幸福河湖的基础上,再建成160条(个)幸福河湖,进一步营造人水和谐共生的河湖生态环境。

  山西省

  将母亲河复苏与幸福河湖建设结合。省河长办印发《山西省母亲河名录》《山西省推进母亲河复苏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计划通过3年努力,实现季节性河流恢复季节性有水、常流水河流恢复全年有水。

  内蒙古自治区

  立足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定位,统筹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幸福河湖建设持续推进。明确“十四五”期间,在松辽流域共建设幸福河湖30条(段)以上,2024年建成幸福河湖10条(段)以上。

  辽宁省

  启动实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确定浑河(和平区段)等94条(段)河流为2024年省级幸福河湖。明确到2025年创建省级幸福河湖150条(段),为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吉林省

  突出抓好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河湖健康评价。加快万里绿水长廊、吉林水网骨干工程等建设进度,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河湖长制教育实践基地,搭建河湖管理从业者、志愿者工作经验交流平台。

  黑龙江省

  实施“211”幸福河湖建设工程,即2023年建成20个幸福河湖试点,2024年建成100个幸福河湖,2025年建成100个幸福河湖。加快绘就“春有河湖滋润、夏有河湖安澜、秋有河湖净美、冬有河湖冰雪”的龙江幸福河湖美丽画卷。

  上海市

  以创建幸福河湖为引领,全面推进河湖面貌持续改善,形成了以黄浦江、苏州河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滨水空间。依托“随申办”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一网通办“幸福河湖”板块,为市民游客亲水打卡提供便利。

  江苏省

  明确到2025年全省城市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到2035年全省河湖总体建成幸福河湖。首创幸福河湖建设基金,重点支持防洪保供、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文化传承等幸福河湖建设任务。

  浙江省

  发布《浙江省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2023—2027年)》。2024年建设城乡亲水节点616个、滨水绿道732公里、高品质水美乡村264个、幸福母亲河31条,城乡居民亲水圈覆盖率超85%,“八带百廊千明珠万里道”的全域幸福河湖格局初步建立。

  安徽省

  自2020年起,省级总河长每年主持召开总河长会议,将幸福河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调度推进。明确“十四五”期间建成300条幸福河湖。实施省级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公布省级幸福河湖名单。

  福建省

  发布省级地方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和全域性幸福河湖评价报告。打造了包括木兰溪在内的一大批幸福河湖示范样板。延寿溪、闽江北港等3条河流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江西省

  到2025年,基本建成100条(段)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幸福河湖。到2035年,“五河一湖一江”基本建成幸福河湖。截至目前,全省108条(段)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部开工。于都小溪河、宜春温汤河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山东省

  2020年启动美丽幸福河湖建设,2024年全省新建成省级美丽幸福河湖70条(段),治理河道长度704公里、湖泊102平方公里。启动效益河湖建设,努力构建“一轴、两廊、三区、四带、五湖、六园、七节点”的总体布局。

  河南省

  坚持安全为本、生态优先、系统治理、文化传承的原则,明确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先进水文化、科学水管理等建设标准,全方位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湖北省

  开展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落实《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共同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形成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

  湖南省

  在结合“一乡一亮点”样板河湖和“一县一示范”河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水美湘村”、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河湖长制主题公园、小微水体管护及水利风景区建设等融合,一体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广东省

  全力打造绿美碧带建设幸福河湖,在持续推动河湖突出问题整治、万里碧道建设的基础上,升级打造集安澜健康水带、绿美景观林带、绿色交通带、文化休闲带、滨水经济带于一体的绿美碧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将建设美丽幸福河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等工作衔接。2024年,108条(段、个)河湖被评定为年度广西幸福河湖。

  海南省

  实施绿水行动之幸福河湖建设行动,围绕幸福河湖﹢生态修复、幸福河湖﹢乡村振兴、幸福河湖﹢智慧管护,持续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目前共建成209处幸福河湖,基本实现“一城一镇一河湖,一河(湖)一景一文化”的建设愿景。

  重庆市

  实施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点、流域特色、重庆辨识度的幸福河湖。到2027年,全市建成市级幸福河湖100条(座)以上(含水库,下同);到2035年,全市建成市级幸福河湖1000条(座)以上。目前已建成首批16条(个)市级幸福河湖。

  四川省

  紧紧围绕美丽四川建设总体目标,打造幸福河湖。力争2025年建成一批先行先试的幸福河湖,2035年全省规模以上河湖城镇建成区段总体建成幸福河湖。

  贵州省

  自2023年起,每年建设一批美丽幸福河湖,到2025年,省级美丽幸福河湖不少于10条(个),美丽幸福河湖达到50条(个)左右。积极培育生态旅游、康养服务、生态渔业等新业态。

  云南省

  开展绿美河湖建设,深入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实施“三治一改善”三年行动,谋划224个项目,总投资398.8亿元;建立健全河湖名录,开展河湖健康评价。

  西藏自治区

  把加强河湖治理作为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制定幸福河湖评估技术导则,力争2025年新建20个自治区级幸福河湖。

  陕西省

  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培育水利风景区和水文化产品,以河湖建设带动区域发展。举办“守护幸福河湖”短视频大赛、“幸福汉江”主题摄影展。

  甘肃省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地探索以“河道采砂权(河道清淤)入股、抵押+项目贷”的模式支持美丽幸福河湖项目建设。项目资金向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地区及创建河段倾斜支持。

  青海省

  从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战略全局出发,建设幸福河湖。计划到2025年全省建设幸福河湖总数达到100条(个)。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4年首次下达1000万元激励资金,用于地方进一步强化河湖管理保护,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建成自治区幸福河湖3个、市县幸福河湖32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全自治区开展示范幸福河湖建设。吉尔格朗河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相关部门有序推动河湖治理管护,助力流域区域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