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在东牙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8个行政村内,集中安装70套绿色低碳电烤设施设备,对100多台蒸汽煮笋设备的补贴政策落地,有效削减笋水对水源的污染;总投资额2500万元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水质安全保障工程完工……成绩的背后是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助推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
东牙溪和薯沙溪是三明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事关30万群众饮用水安全。2024年,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多次开展专题调研,推动《三明市东牙溪和薯沙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有效实施,着力发挥市区饮用水水源生态监督点作用,探索饮用水水源保护监督从“突击整治”向“常态长效”、从“单项监督”向“联动监督”、从“人工网格”向“信息网络”转变,将人大监督的触角充分向基层延伸。
为确保生态监督点规范有效运行,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三级人大代表生态监督员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及时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汇集民智。搭建信息监督平台,依托东牙溪水源地数字化中心、微信群等,提升监督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从“人工治水”到“智慧治水”转变;建立联动监督机制,统筹市、区、乡三级人大联动监督,形成“统一监督内容、分级监督审议、三级代表参与、统分结合联动”的监督合力;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贯穿于监督全过程,建立了“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交办落实—跟踪督办”的生态闭环监督机制,着力推动解决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生产生活与水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截至目前,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依托生态监督点开展常态化监督,共发现问题52个,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已解决50个,正在推进解决问题2个。调研形成的专报件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一批建议意见转化为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政府健全生态补偿、联席会议、执法联动、信息发布等机制,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