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木兰溪是福建省“五江一溪”之一,全长103公里,是莆田人民的“母亲河”。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推动木兰溪治理25周年。25年来,莆田市坚持不懈治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木兰溪实现华丽蝶变,从水患之河成为安澜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幸福之河,被评价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范本”“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
今天,我们选取木兰溪沿线的一些标志性点位,通过这些点位治理前后的变化,旧貌、新颜的对比,以及受益群众讲述的幸福故事,展示这条河流的历史之变。
西苑乡·木兰溪源
木兰溪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黄坑头,其中仙游县域内河长64.5公里,占干流全长的61%。2019年,西苑乡建成木兰溪源环境教育基地、木兰溪全流域治理实践成果展示厅,全方位展示木兰溪源头特色资源、治理及保护成效。西苑乡依托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多渠道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形成了以林下经济、湿地松、桃果林、绣球花、生态蔬菜为主的农林种植业和葡萄采摘园、白岩高山野茶、西墘七星洋莲花等特色产业,培育出“仙苑有礼”农产品品牌。通过流域综合治理与康养旅游结合,充分整合旅游资源,点线面融合发展,促进康养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初步形成木兰溪源亮丽的生态带、经济带、乡村振兴带,做到“治一方活水,富一方百姓”。
仙西村村民纪志达:“生活在木兰溪畔,我深刻感受到源头保护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环境的改善,不仅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也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现在,我们村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提升了我们村的知名度,也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收益。”
度尾镇
仙游县度尾镇素有“中国文旦柚之乡”的美誉。当地利用木兰溪流域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探索“山上连林、山下连田”模式,发展文旦柚、花卉苗木、川芎药材等优势产业,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村财增加、农民增收。度尾镇对文旦柚品种进行改良提升,在木兰溪沿线洋坂村、中岳村、剑山村、帽山村和度峰社区建立“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片区,建设文旦柚新施肥管理试验基地并推广试用。依托木兰溪水系,度尾镇保留溪流乡愁野趣,以河道水域为纽带,串联淡水湖景与人文景观,全镇共建美丽乡村微景观11处,美丽乡村小公园3个,构筑起水脉、地脉、文脉“三脉汇流”的木兰溪水文化景观。
度尾镇柚农陈如敏:“木兰溪的清澈水流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也为我们文旦柚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木兰溪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为我们种植的文旦柚提升了知名度。现在,我们的文旦柚不仅是度尾镇的支柱产业,更是我们农民增收的‘致富果’。木兰溪治理不仅改变了一条河流,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东圳水库
东圳水库位于莆田市城厢区,自1960年通水以来,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东圳水库是一座集供水、灌溉、防洪、发电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库,是莆田市的“大水缸”和生命线工程。为了提升水库的安全性和防洪能力,莆田市先后开展大坝除险加固、一级保护区居民搬迁安置、库滨带生态修复等工程,构筑了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法治、生态科技等五道防线,不仅消除了水库的安全隐患,还显著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如今,东圳水库的水质已达到Ⅱ类优质水标准。东圳水库不仅保障了莆田市的生活供水、农业灌溉和防洪安全,还为莆田市的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圳水库周边居民陈金龙:“现在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我们不仅能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还能喝上更加干净、安全的水。这都要感谢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玉湖
玉湖新城位于莆田市区东部,木兰溪旧河道贯穿其中。玉湖新城地处木兰溪下游的低洼地段,素有“十年九涝”之说。随着木兰溪“裁弯取直”“改道不改水”整治工程的顺利完成,该片区的内涝问题彻底解决。结合玉湖新城改造建设,莆田市荔城区利用木兰溪旧河道,开挖了人工湖——玉湖作为景观及滞洪区,既解决了洪涝问题,又提升了城市品位。同时,将玉湖湖心连同周边的公共绿地1137亩,作为片区的中心公园,在湖边的最好地段建设民生工程——莆田市“两馆一宫”(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造福于民。
张镇村党支部书记彭天富:“玉湖滞洪区及周边水系的整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北洋片区防洪排涝设施,在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同时,通过连通原有河网水系,使湖内水体流动循环,保护了城市湖泊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北大村·水上巴士
荔城区北大村所在的绿心北洋片区,是莆田市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和“荔林水乡”风貌保护地,自然风光优美。作为城市绿心和“荔林水乡”,北大村也是莆田市“水上巴士”绶溪和城涵河道连接段的航道起点。北大村位于木兰溪下游,历史上每逢暴雨极易引发洪水。自2013年实施北大村城涵河道防洪和园林景观工程后,沿河道右岸建设了绿道及配套景观设施,以滨水绿道为主线,串联起东西两大入口公园及荔园荟萃、荔海观澜、寻忆东阳、北大到莘郊沿线绿化等四大主题公园,贯穿整个绿心片区,打造“一条荔林道,六处芳菲景”,提升河道两岸景观品质。依托两岸美景,北大村贯通两条“水上巴士”航线,恢复昔日的黄金水道,重塑水陆相通、景观相连、行游相宜的“水乡风韵”。
北大村党支部书记曾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和‘水上巴士’项目的实施,北大村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今的北大村村容整洁,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乘船沿溪而下,百年荔枝林映入眼帘,‘荔林水乡’的美景让人沉醉。”
三江口食品产业园
位于涵江滨海产业新城的涵江食品产业园,面向兴化湾,背靠莆田高新区,以“链式”带动为发力点,依托百威雪津等龙头企业,带动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印花玻璃生产基地长城华兴玻璃、易拉罐制造工艺全球领先的中粮制罐等重点项目落地,形成麦芽、啤酒、制罐、包装等食品加工上下游全产业链。园区还入驻国圣食品、景田食品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一个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涵江区聚焦产业绿色发展,2016年启动了涵江滨海新城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并于2018年投入运营。项目致力于中水回用,循环利用处理好的水,既能为耗水行业提供水源,又能节约用水,助力构建产业生态化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2023年,涵江区食品产业税收贡献约占全市的95.67%,涵江食品产业园已经成为莆田千亿食品产业的重要承载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优势明显。
东盛村“巾帼河长”郑少容:“为提高食品产业园区内的河道水质,我们村与相邻的新兴村配合,对辖区内的河道进行清淤治理,整体水质有所改善。河湖长制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等工作,有效改善了河湖面貌,推动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莆田市木兰山下,是我国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木兰陂修建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智慧。木兰溪水源丰富,但弯多且急,河道狭窄,入海处地势低洼。木兰陂建成前,木兰溪两岸的兴化平原频遭上游冲下的洪水和下游涌上的海潮侵害,人民群众饱受洪灾之苦。北宋年间,治水者前赴后继,历经三次修建,最终成功筑成这座伟大的水利工程。木兰陂不仅成功地将海水和淡水分隔开来,还实现了区域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但水患并没有彻底根除。随着木兰溪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木兰溪畔迎来蜕变。历经千年的木兰陂,如今已建成为风光优美的亲水公园。当前,木兰陂正努力打造集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水利科普、多维体验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木兰陂周边村民张伟:“木兰陂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始终如一保护着我们,让我们得以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木兰溪也见证了我们村庄的变迁与发展。感谢木兰陂,感谢母亲河,感谢她带给我们的安宁与幸福。”
土海
土海是莆田市南洋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名“国清塘”,是秀屿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可为周边农田提供灌溉水源,也可调蓄洪水。作为木兰溪重要的汇水支流,土海在蓄水、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湿润空气、净化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过治理,土海湿地与笏石溪实现了互连互通,进一步增强了蓄泄能力和水体流动性。在治理过程中,土海的绿化与景观建设同步推进。如今,土海已经成为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凭借巨大的湿地面积、良好的生态环境,土海吸引了大量鸟类来此栖息、繁殖。
土海流域下郑村村民辛元煌:“真是难以想象,土海能有今天的模样。以前,大家都避之不及,现在却是我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笏石溪
笏石溪总长6.9公里,河道流向土海,后经黄石镇东甲村遮浪水闸排向外海,是莆田市秀屿区区级河道。为改善笏石溪水生态环境,秀屿区实施了河道整治工程,整治范围自上游来塘村至黄石交界处全段,通过对土海进行清淤疏浚,拓宽笏石溪河道,使土海与笏石溪相互连通,增强了水体的流动性。秀屿区多部门联合,对笏石溪沿岸的畜禽养殖场进行排查、清理,切断河道污染源,多措并举实现笏石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如今,笏石溪河道通畅、溪水洁净,两岸植被翠绿、步道绵延,与岸边绿油油的田野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画。
笏石溪旁的上班族陈苇:“前些年,笏石溪河道污染严重,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现在,河岸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与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每次看到这条美丽的河流,我都会觉得心情特别好,也让我对这座城市更有归属感。我觉得,生活在这里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木兰溪入海口
由于历史原因,木兰溪入海口滩涂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滩涂湿地面积退化,大片红树林遭到破坏,木兰溪入海口与近海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鸟类栖息地和觅食地面积缩减。近年来,莆田市涵江区持续推进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加快蓝色海湾、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和治理等。2019年,莆田市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对涵江区段实施海堤生态化改造、退养还滩、滨海湿地修复、滨海湿地配套4项工程。为推动形成守护木兰溪水生态环境的法治合力,涵江区依托六部门共建“守护木兰溪”生态司法协作机制,畅通联席会议、业务探讨、案件分流、信息共享等九项机制,确保掌握可靠线索即可实现与各部门迅速响应、互相配合、联勤联动,用法治力量推进滨海水生态恢复。
三江口镇新兴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郑丽娟:“多年前木兰溪入海口海岸线外垃圾遍地,船舶停靠杂乱无序。经过木兰溪入海口蓝色海湾整治工程的系统治理后,茂盛的红树林点缀着海岸线,周边村民经常来这里休闲娱乐,这里也成了三江口镇的特色网红打卡地,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