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福建推进水网建设工作综述
八闽大地,一个个建成投用的水利工程,一片片紧密相连的供水管网,见证着福建“一张水网润家园”的幸福景象。
近年来,福建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聚力福建水网建设。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不断深入,“三纵八横、三区两带”福建水网的“纲、目、结”已具备雏形,福建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了全局性优化。
于发展全局中起笔
系统谋划水网建设
地貌、气候、水态的特殊性,决定了福建水资源丰富却不均衡的自然禀赋。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带来的供需矛盾也逐渐显现——福建广袤的山区拥有全省75%的水资源,GDP(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约25%;而狭长曲折的沿海地带以25%的水资源量,贡献了75%的GDP。
倒置的天然格局,与“向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发展底色,让福建主动迈出了水资源高效配置的探索脚步,将治水兴水置于全省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系统谋划。
201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福建大水网规划》,按照“分区配置、三水并举、南北相接、纵横互济”的总体布局实施省级层面的大水网建设,成为全国最早践行国家“水网”概念的省份。
2012—2023年,福建水利投资从200多亿元增至500多亿元,湖库联通工程加速推进,数字赋能水利日见成效……经过10多年的先行探索,一张覆盖全省、着力解决流域性洪水和全域性水资源调配的福建现代水网呼之欲出。
202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福建水网成为东南区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有要求,发展有需要,工作有基础,福建水网建设的脚步与时代的节奏实现了同频共振。
“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我们在《福建大水网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组织编制了《福建省水网建设规划》,2023年8月由省政府批复实施。”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余德贵介绍,《福建省水网建设规划》按照“统筹山海、连接两岸,北水南调、西水东济”的思路,提出“三纵八横、三区两带”的省级水网总体布局,重点加快大水网、大水缸、大供水、大安全“四大”工程建设,掀起了福建水利建设的新一轮高潮。
今年7月,泉州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市级水网先导区,这是继去年福建入选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武平县入选全国县级水网先导区后,市级层面也入选全国市级水网先导区,实现省、市、县三级入选全国水网先导区建设,将为高质量推进福建水网建设,全方位推进省、市、县三级水网协同融合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福建经验”。
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用,“一闸三线”工程全线通水,罗源霍口水库工程下闸蓄水,白濑水利枢纽工程进展过半……如今,南北相接、纵横相济的福建“大水网”在八闽大地徐徐铺展。
在民生幸福处落笔
擘画福建“水美人欢图”
在晋江西溪干流上游,泉州市安溪县白濑乡长基村大桥上游1公里处,河道左岸拔地而起的宏大混凝土坝体,与右岸沿着山势铺开的梯状大型边坡相互“遥望”。这里,是被当地人称为泉州版“三峡水库”的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
作为国务院加快推进建设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是泉州市延续了半个世纪的梦想。
泉州是典型的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体紧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水资源更是严重不足。尽管境内有水量丰富的西溪,但长期没有大中型蓄水工程,造成了泉州市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白濑水库好比一口‘大水缸’,将流向大海的水蓄积起来。”泉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意义重大,不但有利于破解制约泉州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瓶颈,未来,通过天然河道放水至晋江下游金鸡闸水利枢纽,也将成为向金门供水工程的根本性水源保障。
漳州市东山县是全国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岛县。在福建水网保障“大供水”的建设中,这个曾经的极度贫水县,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迎来了有水用、用好水的升级蝶变。
“我们实现了自来水管网的全覆盖,让水网的‘毛细血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也为搭建智慧平台夯实基础。”东山县智慧水务调度中心负责人口中的“智慧平台”指的是“东山智慧水务综合信息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平台生产管理、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等8个功能模块,不仅能做到覆盖供水全产业链的管理服务,还能实现问题“会诊”、科学决策、降本增效、精准服务等多赢,得到百姓点赞。
坐落于龙岩市武平县云寨村的云礤水库,库区水面如镜、远山如黛、流泉飞瀑、古树苍翠,不可多得的山水美景令人乐而忘忧。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从前习惯外出谋生的村民也逐渐回流,经营起了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业。
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正是武平县积极推动水网建设,以水为基底、带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平县按照“精打细算、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工作理念,努力构建“三水五库、两横四纵”县域水网布局,为福建乃至全国的县级水网建设贡献武平经验。
从拓展完善“大水网”,到加快建好“大水缸”,从持续保障“大供水”,到全力守护“大安全”,福建水网建设的落脚点,始终是为了答好“民生卷”。
以创新举措运笔
释放水利改革发展活力
2023年12月7日,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福建长汀完成签约,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真金白银”。
一单交易,闯出了生态价值实现的新路子,也是福建水网建设创新举措的一次落地生根。
福建以“变”破题,以创新运笔,不断勾画着水网建设的重彩长卷——
创新,推动“治变”。福建省水利厅形成了规划下沉、服务下沉、干部下沉的“三下沉”工作法,开门规划,上门对接,把水网规划“大写意”细化为“工笔画”;组建了“水利服务基层小分队”,及时为地方破解水利项目前期和建设中的堵点难点;“指挥部﹢项目公司”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以高位推动保障了水资源配置、水网骨干工程等项目建设实施。
创新,带动“制变”。在编制出台《福建省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做好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金融政策文件的同时,福建水利系统用足金融政策工具,发挥政府资金、专项债券和银行贷款的“种子”作用,以合理的融资机制,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为水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实现“智变”。厦门东西溪、福州溪源溪、九龙江北溪等项目入选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应用案例推荐名录、样板工程名单;具有福建特色的“原型河流、物模河流、数字河流”的“三条河流”项目持续推进;《数字孪生福建水网建设先行先试闽江口区域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即将实施;数字孪生防汛“千库联调”实现了闽江流域1307座水库联调,并在防洪实践中成功应用,得到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的批示肯定;“数字画像”“项目管家”两项系统不断优化水网建设管理效能……数字赋能,让福建水网有“智”更有“质”。
水润八闽起宏图,江河竞流物华新。如今,聚力水网建设的福建,一幅盎然的“山海画卷”已经从“纸上蓝图”走进现实。相信在加快推进“四大”工程的进程中,福建将书写更加精彩的实践续篇,让江河更安澜,让水利更畅达,让民生更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