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水利建设投资取得跨越性增长,水资源空间配置得到全局性优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创造性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决定性胜利,河湖生态环境得到系统性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水利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治水理念与成功实践,深研治水思路,长施治水之策。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仍在发挥效益的水库3564座,总库容205.09亿立方米;江海堤防2325条,总长5211.42公里;大中型灌区202个,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51万处;安全生态水系7000多公里,形成了一批国家级幸福河湖、最美家乡河……
谋定落子,水到渠成。福建用大手笔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水利高质量发展大美画卷。
人民至上 江河安澜
民生水利,水安为先。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决定了福建水旱灾害多发频发,人民群众曾深受台风、洪涝、风暴潮影响之苦。
2019年5月至7月,福建遭遇累计长达76天的强降雨过程。面对雨量持续累加、灾情反复叠加的严峻形势,福建完善的防汛工作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人员转移避险的精准度、暴雨洪水灾害防御的有效性明显提升。
2022年,福建遭受3轮持续性强降雨,创下1961年以来降雨量、降雨日数、暴雨日数3个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出现夏秋连旱,70%县(市、区)出现重旱特旱。福建依托数字孪生流域,通过预案推演、水库群联合调度,保障度汛安全;拦蓄洪尾增蓄31亿立方米,为抗旱备足了水源,保障了平潭、福州等地500多万人的用水需求。
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晋江沿海登陆。面对这个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登陆福建的第二强台风,福建水利顶格防范,有效应对,充分运用数字孪生建设成果,全流域科学调度,预泄腾库9亿立方米,厦门、莆田等部分地区群众提前安全转移。
…………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机制,不断完善防汛减灾体系,探索建立“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三个协同联动”“三个风险等级”和“三个全面引导”的工作机制,成功抵御236场暴雨、83个台风侵袭,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江河安澜的答卷。
民生水利 润泽万家
从防汛保安,到群众饮水,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水理念一以贯之。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农民居住地点多面广,农村供水难度可想而知。“靠井吃水,肩挑手提;风雨难阻,浣衣溪边。”几句俗语,勾勒出福建农村供水的往昔样貌。
福建牢记嘱托,大胆探索,全域推进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创立城乡供水建管体系,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喝上水”“喝好水”。
一根根输水管道连接相通,一片片供水管网紧密相连,幸福之水穿山越岭,流进千家万户,润泽百姓心田。如今,2492万农村人口不用肩挑背扛,也能喝上好水,一条增添福祉的民生水利“奋进路”不断延伸。
“引‘晋’水、解‘金’渴”,这是福建以“通”促融、共续两岸一家亲美好情缘的生动实践。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成功通水,“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愿景终成现实。6年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累计输送优质原水3500多万吨,金门百姓既喝上了“放心水”,又保育了“地下水”。
福建于2012年实施大水网规划,先后建成长泰枋洋、“一闸三线”、罗源霍口等国家重大引调水工程。如今,福建正以全国省、市、县三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升级版的福建大水网在八闽大地拓展延伸。
水润八闽 幸福绵延
从“臭水湖”到“城市会客厅”,如今的筼筜湖,白鹭飞,绿荫落。
从谈“溪”色变到“人水和谐”,莆田木兰溪吹响了打造“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的号角。
从“望天田”到“致富田”,龙岩“长汀经验”走向世界,在2023年年底完成全国首单水保项目碳汇交易。
…………
行走在八闽大地,福建“绿水青山”底色愈发鲜亮。福建坚持系统治理,开展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推进综合治水,努力把每一条河流都打造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如今,一个个“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的幸福河湖在八闽大地泉涌而出,一幅幅美丽画卷在绿水青山间竞相铺展。
闽水流深,幸福流淌。从打造丰水地区的福建节水特色,到构建国家水网的先行探索;从践行国家“江河战略”的福建模式,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变的福建路径;从综合治水财政资金的集中使用,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两手发力”的生动实践;从打造“原型河流”“物模河流”“数字河流”等“三条河流”,到开发运用数字孪生千库联调、数字画像、项目库等系统……一个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展现出福建75年水利发展的非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