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依托自然生态与地理人文优势,常口村发展红色党建、教育研学与全域旅游相融合的新业态。村里最美的建筑,是集培训、研学、住宿于一体的综合研学基地——“两山”学堂。
无独有偶。位于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内的水土流失治理科教馆,也呈“两山”造型,高标准打造集历史、民生、经济、社会、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展馆,多角度展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及成效。
与其说是巧合,毋宁说是共识。绿色是福建的一张亮丽名片,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关键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让经济发展“高素质”与绿水青山“高颜值”相得益彰。
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要有生态优先的自觉和守正创新的精神。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看长汀县,几代人白了头发,才绿了荒山;看常口村,摒弃诱惑,方才绘出最美“山水画”。两地尽管生态基础和工作方法不同,但始终把生态优先的自觉挺在前头,共同证明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当然也要意识到,经济发展不应是对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应是排斥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面对“鱼和熊掌兼得”的难题,既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又不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在勇于创新与善于创造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颁发给常口村,长汀县签约成交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均充分彰显守正创新的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
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要有人民至上的情怀和久久为功的坚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只有厚植为民情怀,牢牢遵循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长汀县、常口村从起初给予群众煤炭补助、燃气费补贴,到后来土地流转、“空气变现”,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治理中得到实惠,自觉当好主人翁与主力军,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群众路线。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更是一场持久仗。长汀经验成为世界生态修复典型,就得益于当地广大干群传承弘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同样地,常口村几十年如一日传好“绿色接力棒”,也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结果。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逐绿前行、驰而不息,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常在,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常在,让碧海银滩、海豚逐浪常在,让田园相依、百姓安居常在,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