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编者按
珠江是我国流入南海的最大水系,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珠江流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肩负重要使命。10月24日,2024年珠江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强化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经验,分析研判形势,部署安排工作,凝聚流域区域部门治水管水合力,推动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本期,专题报道珠江流域河湖长制工作成效和下一步重点工作。
滔滔珠江,奔流向海,千百年来滋养着南国大地。
珠江是我国水流量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流域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1.24亿,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一年来,珠江流域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珠江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日前召开,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凝聚起以高质量河湖管理保护助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
河湖长制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广西壮族自治区85%的面积属珠江流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广西把落实河湖长制作为强化水安全保障、推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自治区总河长、河长带头巡河调研,督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自治区2.6万余名河湖长担职尽责,巡河湖近85万人次,推动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向好。
海南省颁布实施河长制湖长制规定,建立河流湖库水质督查、电话抽查调查机制,将重点劣Ⅴ类水体全部调整由市县党政一把手担任河湖长。湖南省以考核监督指挥棒推动河湖长履职,将其纳入对市州绩效考核、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事项等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职责。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河湖长制稳定运行、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
云南着力构建“9﹢1”法律体系,全面完成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条例新一轮修订,推进九大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护条例立法工作,通过出台条例全面加强入湖河道管控。湖南株洲市与江西萍乡市出台《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为全国首次加强省际流域管理的市级协同立法。
河湖管护协调联动机制全面构建,跨地区跨部门协作机制更加完善,珠江流域协同治水的工作合力不断凝聚。
贵州、广西、云南联合建立三省(自治区)五县(市)万峰湖联合执法指挥部,出台实施《万峰湖保护条例》,携手共护万峰湖。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会昌县与福建省武平县,广东省蕉岭县、平远县共同签订《关于建立闽粤赣边检察机关及河长制办公室生态保护区域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控进一步增强。
珠江流域社会公众参与治水的热情高涨,打通了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广东注册护河志愿者超104万人。贵州持续聘用2.8万余名民间河湖义务监督员、保洁员,形成上下联动、全民共治的河湖管护责任体系。
河湖生态治理强力推进
针对河湖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侵占破坏河湖问题,珠江流域各地高位推动、多方联动,纷纷打响了河湖库“清四乱”攻坚战。
江西省级总河湖长连续两年以总河(湖)长令的形式,高位部署推动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全面实施三年攻坚行动。广西以河湖安全保护执法深入推进河湖库“清四乱”,查处涉河湖违法案件623件,清理整治“四乱”问题2905个,有力有效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2023年10月以来,珠江流域共推进2500多个“四乱”问题整改,有效解决了一批破坏河湖、侵占库容的突出问题。接下来将开展中小河流阻水障碍物清理整治专项行动,针对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片林、鱼塘、矮围、高秆作物等阻水障碍物,保障河道行洪通畅。
从岸上到水里,珠江流域各地坚持流域统筹、水岸同治,稳步推进河湖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推动流域河湖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好转,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海南省聘请知名院士作为全省“六水共治”技术总师,创新性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大模式、六条路径”,三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投建管养”一体化推进机制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治污成效显著。云南打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高原湖泊“三治一改善”三年行动,严格高原湖泊流域空间管控,全力推动九大高原湖泊长效保护治理。
2023年珠江流域Ⅰ~Ⅲ类水质占比超91%,108个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40个国家重要省界断面水质总体为优。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织密监管网络,筑牢安全底线。流域各地坚持改革创新,织密“监管网”,激发河湖长制新效能。
福建完善数字赋能体系,开发乡镇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系统,建立断面水质分析、比对、预警、通报机制。湖南将河湖库划界成果纳入省“多规合一”审批平台,实现涉河项目前置把关全覆盖;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实现水利普查名录内河湖季度监测全覆盖。
幸福河湖释放生态红利
让河湖可亲、可感、可用,切实造福于民,是幸福河湖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
2023年以来,珠江流域各地以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为目标,稳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茈碧湖、莲阳河、湄江等国家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建成省级幸福河湖1100个,碧道近7000公里。
福建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和全域性幸福河湖评价报告,进一步提升河湖幸福评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全省3条河流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五星级河流比2022年增加1倍。
在广东,幸福河湖建设以总河长令的形式高位推动,绿美碧带网络和水利风景区风光带集群构建同步谋划,河湖由美丽、生态向幸福快速迈进。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高质量推进,29个省级幸福河湖项目建设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建成万里碧道6971公里,新增水质Ⅲ类及以上河长超600公里,生态岸线超2500公里,串联公园等节点超2400个,河湖周边成为城乡居民休闲好去处。
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广东因地制宜发展水上运动、水系旅游、滨水休闲康养等绿色水经济新业态,10个省级水经济试点和2个地市全域水经济试点完成投资33.8亿元,2024年运营收入超5.4亿元,绿色水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海南将河湖治理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市片区开发等有机结合,三亚龙江河住宅用地开发“配建”流域治理、藤桥河“流域保护开发EOD﹢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茅水“流域治理﹢产业导入”等多元化“治水﹢”商业模式逐步形成,流域生态环境、经济业态实现双赢。
以幸福河湖、碧带碧道、水利风景区等项目为抓手,流域水美经济蓬勃发展,河湖生态价值转换路径越走越宽广。
记者从2024年珠江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了解到,《关于推进珠江流域(片)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指导意见》已经会议审议通过,珠江流域(片)将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带动流域(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握指成拳聚合力,幸福珠江入画来。珠江流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肩负重要使命。相信,在河湖长制的强力保障下,面貌一新的江河湖库,将为珠江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水安全支撑。
数说
珠江流域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显著
全面完成流域4.46万个河湖名录复核。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名录内4065个河湖全部划定管理范围,37.5万个地物图斑全部建立台账,253条跨界河流完成水量分配。
印发108个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完成1750个河湖健康评价。落实山区河道“四个责任人”4.8万名。
完成近5万个遥感图斑核查,推进2500多个“四乱”问题整改,有效解决了一批破坏河湖、侵占库容的突出问题。
建成省级幸福河湖1100个,碧道近7000公里。
2023年流域Ⅰ~Ⅲ类水质占比超91%,108个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40个国家重要省界断面水质总体为优。东江、北江、黄泥河等22条河流31个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保障率超90%。水土保持率达83.9%。
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圆满完成,排查问题线索7819条,立案查处涉河湖违法案件2613起,罚款金额达4448万元,有力打击了水事违法行为。
河湖遥感图斑复核确认3.63万个违法违规问题,整改率99%。
建立起由27万余名基层河湖长、第三方管养员等组成的管护队伍,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
珠江流域河湖管护三个重点
1.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按时完成河湖库遥感图斑核查,对核实确认的“四乱”问题依法依规清理整治,对水库“四乱”问题利用今明两年时间予以集中清理整治,为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2.开展中小河流阻水障碍物清理整治专项行动
按照珠江流域(片)中小河流阻水障碍物清理整治专项行动要求,对辖区内中小河流阻水障碍物进行全面排查,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开展问题清理整治,于2025年主汛期前完成河道行洪受阻严重河段的问题整改,年底前全面完成专项行动。
3.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探索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开展试点项目建设,构筑价值实现全业态格局,力争成为全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