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水利报:节水护水共发力 幸福涌动木兰溪

来源:中国水利报 发布时间:2024-04-17 10:42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福建省莆田市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以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为统揽,持续深化“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用水总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8.2%、21.4%、70.8%,超额完成福建省下达的“十四五”用水双控目标。莆田市先后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莆田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莆田市获省政府首批河湖长制正向激励设区市。木兰溪先后获评全国首批示范河湖、首届全国最美家乡河、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第一条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河流,木兰溪防洪工程(华亭段、华林段)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为打造全省节水、用水、护水、兴水的标杆城市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提供了坚实水利支撑。

  践行节水优先

  高质量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以水为轮,跑出县域节水新高度。莆田市积极谋划,靠前行动,统筹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重点任务,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先后完成城厢区、秀屿区、仙游县、涵江区、湄洲岛管委会、荔城区6个县(区)的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率先打造全省首个覆盖海岛旅游度假区的全域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城市。

  以水为基,打造海岛特色节水体系。湄洲岛是莆田市第二大岛,人均水资源量仅为59立方米,为莆田市人均水平的7.9%,是福建省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湄洲岛通过实行全岛污水收集全覆盖、建设中水回用池和生态补水管线、提标扩容改造污水处理厂等措施,加大城市绿化、市政杂用等领域再生水的利用力度,每年可循环利用再生水约150万吨,占全年居民和企业用水总量的一半,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全接入、全回收、全利用”。2022年12月,湄洲岛入选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名单。

  以水为舟,发挥节水载体示范作用。莆田市通过改造节水设施、实施节水项目、强化用水管理制度执行等措施,推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工作开展,成功创建华锦实业、佳通轮胎等11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市水利局、市公安局等31家单位获评福建省公共机构2022年第一批节水型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被省水利厅、教育厅、住建厅等部门认定为2023年度节水型高校。此外,莆田市水效领跑者创建不断取得突破,多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名单。

  以水为笔,谱写节水宣传优异答卷。莆田市多次在各级主流媒体平台宣传节水重要政策、重点行动、重大活动和重要成效,2023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节水宣传文章15篇,年度节水宣传信息任务完成情况获省节水办通报表扬;节水短视频《点滴惊梦》获得全国第四届“节水在身边”短视频大赛优秀奖。同时,依托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东圳水库,积极开展水情教育系列活动,全年开展各类宣教活动12场,接待参观人数3万人次,引导广大市民增强节水、爱水、护水、亲水意识。

  强化法治护航

  打造人水和谐幸福木兰溪

  在立法引领上因地制宜,建幸福河湖之基。从“小切口”到“全流域”,先后出台3部地方性法规,配套出台生态补偿办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配套规范性文件,首创“双河长”“河长日”等新机制,成为全国河湖管理及河湖长制工作的样板。对流域内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水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使木兰溪走上“防洪保安、生态治理、文化景观”三位一体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道路。

  在执法联动上形成合力,解幸福河湖之难。强化水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河长办、人大、政协、公检法和纪检监察等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探索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归口审理和流域生态环境案件集中管辖模式。依托“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大数据指挥平台,创新“水陆空”管护模式,首创“岸上查、点上测、空上巡、网上管”智能监控体系,做到全时段掌控、全流域巡防。

  在司法衔接上创新探索,护幸福河湖之源。率先在市、县两级同步成立公检法河长制司法服务保障工作站、法官工作室、流域环境保护警务队、河道警长等,构建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司法保障体系。成立木兰溪流域生态保护法治实践基地,探索“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查模式。探索“生态司法﹢审计”模式,在全国首创生态司法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衔接机制,该做法入选“福建法院十大改革创新亮点举措”。

  在普治并举上凝聚共识,固幸福河湖之本。强化水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十里风光带”、“水上巴士”、木兰陂公园等特色阵地,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法治文化阵地。狠抓重要时间节点,创新对点宣传,凝聚全社会“关爱木兰溪、共护母亲河”共识,推动构建人水和谐共生的水生态格局。

  往昔已展千重锦,踔厉奋发续新章。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推动木兰溪治理2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十周年,莆田市将从政治站位、思想认识、观念意识、方法策略等方面持续深化递进,推动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从量变到质变、从柔性到刚性、从粗放到精细、从单向到多元治理转变,推动构建城水协调、地水相宜、人水和谐、产水适配的莆田发展新格局,让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的美好蓝图照进现实。

  仙游县

  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仙游县把节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节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重节水宣传,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线上线下开展问答、知识竞赛活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多部门联合开展“依法治水‘河’你一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节水观念,讲好节水故事,增强群众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意识,营造知水、节水、护水、亲水的浓厚氛围。落实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要求,强化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加强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2023年仙游县用水总量控制在3.1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50立方米以内。加强有限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与节水改造,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城厢区

  构建节水良好格局

  城厢区近年来不断完善管理网络,夯实基础,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节水的良好格局。2020年11月,城厢区被水利部评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机装备、水肥一体化系统、节水灌溉栽培系统的示范推广,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近6000亩。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对城区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更新,投资约2000万元。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实行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目前城厢区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3.09万亩,占计划实施面积的100%。推进节水型单位创建,29家公共机构、9家企业、8家校园、15家居民小区完成水平衡测试工作及节水型单位的申报工作,政府机关基本完成节水型单位创建。突出节水宣传,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增强群众节水意识,营造浓厚节水氛围。

  荔城区

  节水促进绿色发展

  荔城区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转变用水方式、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12月,荔城区顺利通过市级技术评估和省级审核,入选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荔城区完成节水载体建设84家,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60%,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成率65.5%,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成率19.8%,打造了一批可供借鉴、复制的节水示范模板,并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荔城区促成莆田市首例通过全国水权交易平台完成的短期水权交易,开创莆田市水权交易先河。通过线上和线下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做好节水宣传工作,制作的《点滴惊梦》荣获水利部第四届“节水在身边”短视频征集活动优秀奖。积极推动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建设,制定节水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节水工作。

  涵江区

  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涵江区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作为政府重点工作内容,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2023年10月,获得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称号。农业用水方面,积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2023年全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718。工业用水方面,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生活用水方面,不断完善城镇供水体系,实现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智能化,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小于10%。坚持以节水载体建设为抓手,把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等载体创建作为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和核心,累计创建10家节水型企业、45家节水型单位、7家节水型小区。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0年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企业名单,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企业。广泛开展各类主题节水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市民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营造良好节水护水氛围。

  秀屿区

  打好系统节水“组合拳”

  秀屿区深入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生活节水,持续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加强农业节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型灌区建设。2023年以来,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亩、节水型灌区420亩。加强工业节水。聚焦“双碳”和能耗“双控”目标,坚持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支持佳通轮胎等7家企业创建省级“绿色工厂”,佳通轮胎、中锦新等4家企业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永荣科技入选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名单,推动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加强生活节水。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增强全民节水意识,降低生产生活用水量。2023年以来,共计开展活动52场。充分发挥公共机构落实节水优先的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区水利局等6家单位成功获评省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

  湄洲岛

  探寻缺水难题最优解

  湄洲岛采取一系列措施,留住水、用好水、节约水。2020年,湄洲岛入选第一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形成“一轴、一心、三环、五脉”总体布置,集中连片推进26条河道和23个池塘治理,综合整治河道总长度15.11公里,带动全岛文旅产业发展,受益村庄11个,受益人口5万人。2022年,湄洲岛开启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建设,打造一个集公建用水、景观用水、旅游公厕用水、生态补水、水系循环于一体的再生水配置综合体,可实现年节约用水150万吨,占全年居民用水总量的65%。2023年,湄洲岛成功获评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对全岛323家民宿、192家餐饮店用水量大的区域进行节水改造,加装节水效果达30%以上的节水阀,搭建节水型社会信息化平台,实现24小时用水在线监测。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成率均达100%。

  北岸经开区

  节水灌溉推动农民致富

  北岸经开区位于沿海的忠门半岛,全区面积为131平方公里,年降雨量约为全市平均降雨量的2/3。水资源缺乏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近年来,北岸经开区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鼓励农业种植企业有针对性地采用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区共推广节水灌溉胡萝卜种植面积8000亩和火龙果种植面积300亩,变传统大水漫灌为精准喷灌,实现亩均节水50%以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