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水利报:七星河畔话幸福

来源:中国水利报 发布时间:2022-08-18 16:35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七星河位于闽江上游,是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的母亲河。它如同一条清澈的玉带,蜿蜒穿过县城。人们在城东双亭桥头倚栏眺望青龙山,可以看到苍松翠柏中掩映着红墙赭顶、气势恢宏的云根书院。

  这座云根书院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之父朱松所建。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朱熹之父朱松进士及第,赴福建政和任县尉。在任期间,他创办了云根书院,延师讲学,施教于民。朱松在政和为官廉洁,制治有方,被誉为“既民之父母,又民之师保”。后来,他调南剑州尤溪县任县尉,遇金兵南下,举家避往政和,朱熹就是在战乱中“胎孕政和,生于尤溪”。朱熹6岁随父移居政和,曾习读于云根书院。成年后,他学教于武夷山、建阳等地,但清明返回政和祭扫祖坟时,常往云根书院讲学,一时八方学子云集,先后17名进士及第。自宋代至清代,云根书院曾进行过6次重建、扩建和多次修葺,最后毁于清朝末年。2004年8月,当地政府在城南青龙山上易址重建云根书院。

  云根书院山脚下的七星河两岸,美景如诗如画,生机勃勃,犹如一幅别致的画卷。夏日清晨,水面一层薄雾涌起,如潮水般,贴伏河面,千丝万缕。十多只野鸭在河面游动,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波纹。河岸边,绿的山、白的雾,轻轻柔柔,如梦如幻。三五只白鹭,扑腾着翅膀,划过水面,溅起水花。鲜艳的野花,一株株如霞似火,美不胜收。

  沿着河边栈道一路向西,到了官湖桥头,就能看到巍然矗立在佛字山前的七星塔。塔于1998年建成,为七层八角石构空心塔,塔基座外径21米,对开四门,整高42米。与七星塔相望的一座小石塔,高10米,名叫“乾清坤宁宝塔”。这座小塔已经历500多年风雨,为明朝刑部右侍郎吴廷用主持建造。如今,这两座石塔,穿越历史尘埃,看尽世间繁华,注视着政和的发展,守护着默默流淌的七星河。

  黄昏夕照、紫霞漫天。踏着青石板,徜徉在精美的聚龙廊桥、七星廊桥、福星廊桥。一座座廊桥蕴藏着历史文脉,承载着政和的记忆,串联着这座山城的景观,为人们提供了亲水乐水的空间。

  夜色撩人,沿河流光溢彩。建筑物与河中的倒影交相辉映,将政和装扮得格外美丽。七星河五彩斑斓,焕发出动感与生机,弥漫着浪漫气息。人们漫步河岸步道,游人熙熙攘攘。健身快走的人三五成群,享受着河边清凉的晚风。大大小小的河滩广场上乐声四起,广场舞舞蹈队排开阵势,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垂钓老人则心无旁骛,期待着大鱼上钩。

  七星河的“气韵绵绵”和“生态颜值”,让枕水而眠的政和有了沉静文雅的气质,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七星河缓缓流淌,默默哺育、浸润着这片土地,孕育出政和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