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新华网:福建:建设高质量工程 筑牢水安全保障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09-16 16:32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全省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992亿元,投资规模是‘十二五’的1.7倍,居全国前列。全省水利安全生产零事故,水利建设质量全国考核优秀,长泰枋洋先行工程龙津溪引水工程获得我国水利工程行业最高奖项‘大禹奖’。水利建设投资连续2年受到国务院正向激励……”谈到“十三五”全省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时,福建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处处长肖惠梅说。

  喜看今日八闽大地,一项项重大水利工程拔地而起,一股股清泉流进千家万户,一条条河流碧波荡漾……

  “十三五”以来,福建省水利厅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水利部、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不断推动治水方式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高质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为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筑牢水安全保障。

  树立标杆

  以重大项目引领水利高质量建设

  “国家要修水库是造福人民的大事,肯定要支持的。”吴国成边翻看着《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政策问答》手册边说。

  吴国成家住泉州市安溪县剑斗镇,家里盖好的五层小楼还没来得及装修就得知建设白濑水利枢纽工程要搬迁的消息。为响应政府号召,他第一批就签订了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作为“十三五”期间福建投资最大、库容最大、大坝最高的水利枢纽工程,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涉及安溪和永春两个县4万多人的搬迁。做好移民安置工作是工程建设面对的首个“大考”。泉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征询,多方论证,制定切合实际的征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

  在生活安置上,听取移民意见,采取进集镇安置、就近后靠安置、自主安置和外迁城镇化安置4种有效方式;在生产安置上,拟定农业安置、自谋职业安置、社会养老保险安置3种方式,由移民结合实际自主选择;在实物确权上,原则上以实物调查成果为准,确权结果张榜公布,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在身份确认上,依法依规、对号入座,严格政策界限,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征迁补偿上,分门别类,明确各类实物补偿补助标准,切实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了移民群众的积极性。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仅用了75天就完成了99%的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工作,创造了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白濑速度”。

  不仅有“白濑速度”,更要有“白濑质量”。从项目前期伊始,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就以冲刺“大禹奖”为目标,全面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

  炎炎烈日下,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挖掘机正不停地作业,土方车来回穿梭,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左岸坝肩从山顶开挖至河床,建设出一条海拔高度差将近120米的阶梯状边坡,土石方工程量巨大。”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C2标段负责人黄书维说。

  据了解,工程C2标段主要建设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引水系统、放水底孔、发电厂房及厂区工程、升压变电站工程、过鱼设施工程、库区防渗工程及左、右坝防汛道路等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4个月。为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建设者不顾天气炎热,开足马力加紧建设。

  一库清流润两岸,亿方甘泉惠万民。不久的将来,吴国成家所在的位置将成为高峡平湖,建成后的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泉州市中远期缺水问题。同时,白濑水库将成为福建省向金门供水工程的另一水源地,与山美水库形成“双水源双通道”供水格局。

  重大水利工程是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骨干和关键,在保障地区水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从泉州白濑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到罗源霍口水库稳步推进;从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即将迎来关键节点,到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十三五”以来,福建省在建国家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不断提速。

  树立标杆,促进建设。霍口水库和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莒口闸,作为工地标准化建设试点项目,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南的制定出台提供了宝贵经验;枋洋水利枢纽中的龙津溪引水工程在2019年获评水利工程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奖项——“大禹奖”,这是福建省近十年首获该奖项,为全省大力推进大中型水利工程争创“大禹奖”和“闽水杯”等优质工程奖吹响了“冲锋号”。

  创新赋能

  狠抓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管

  走进泉州市永春县马跳水库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者忙碌的身影正通过施工大门出入口、坝体施工制高点、公路预制场等不同位置的高清摄像头时刻记录着。

  “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可以实时查看工程建设现场情况,实现建设‘过程全面监管、事后全程追溯’,确保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如期完成。”福建省马跳水库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建兴说。如今,福建中型水库全部接入水利建设项目建管平台,实现工地可视化动态监控。

  面对福建省水利建设投资体量大、项目多、战线长、工程类型多样,施工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参建单位数量多,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如何抓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管,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与担当。

  福建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厅长部署,分管厅领导具体指导,各处室分工协作,厅属有关单位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建设工地可视化、工地标准化、水利工程建设监管数字化,全面加强水利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管。

  运用数字化手段,着力提升监管水平。通过推广运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前期、建设施工、生产准备、验收、评估全过程在线监管。在水利部督查、稽查工作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全省实际,开发应用福建版水利监管工作平台,实现督查任务派送实时化、路线规划智能化、现场填报数字化、成果生成自动化、成果展示可视化。

  此外,还建立了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平台,将不良行为记录、质量安全问题、督查问责清单等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运用于电子招投标,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动态跟踪、动态评价机制,有力约束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建设管理和质量行为。

  建立挂钩督导机制,强化建设工地管理。针对水利建设质量工作实际,福建省水利厅创新建立了“三查两促一挂钩”挂钩督导机制,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

  “三查”——围绕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度汛安全,紧盯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全面补短板、堵漏洞、扫死角。

  “两促”——紧紧围绕各年度水利投资目标任务,精准施策,促达产、促投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一挂钩”——省水利厅建立在建省重点项目“一处级领导一项目”挂钩联系机制,地市水利部门逐个项目落实挂钩联系人,挂钩人员实时掌握在建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

  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加强行业质量监管。成立了厅长任组长的省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集中整合技术骨干、离退休专家等建立了933人的水利强监管专家库。与此同时,积极落实经费、完善体系,扎实推进水利行业强监管各项工作。

  开展实体检测和抽检,狠抓施工质量管理。印发实施《福建省水利工程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南(试行)》,通过狠抓工地标准化建设,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工地管理从粗犷到精细。对年度在建省重点水利工程和新建中型水库工程实行全覆盖监管检查,并对在建省重点项目进行逐月调度,督促整改落实。此外,每年列支近300万元专项经费,对省级负责质量监督的项目和10个设区市(综合实验区)百余个项目进行抽检。

  惠泽民生

  全面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

  “彭村水库建设后,对我们德化县城贡献很大。供水保证率从不到40%提高到98.5%,城关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德化县水利局局长张金演深有感触地说,“像今年遇到的旱情,如果放在以前,老百姓喝水都成问题。”

  彭村水库位于泉州市德化县,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效益的重大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7843万立方米。彭村水库建设时做到了进度快、质量好、零事故、零投诉,得到了水利部的充分肯定。如今,工程综合效益已经全面显现,成为现阶段福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面旗帜。

  “这个工程先后获得‘全国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优胜奖’‘闽水杯水利优质工程奖’等荣誉。现在我们正在省水利厅的指导下,积极争创‘大禹奖’。”彭村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苏荣薰说。

  民生水利,惠泽民生。回顾“十三五”,福建建成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38座,以及一批重点引调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2亿立方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内陆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五江一溪”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建成江海堤防1500公里;实施8个县级城区防洪治涝(高水高排)工程,以及3个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完成6座大中型水库、22座大中型水闸、34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防洪保安水平进一步提高……

  展望“十四五”,福建省水利厅将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保障、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数字水利等一批水利项目,总投资3638亿元;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和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的水利工程建设全周期监管机制;“五江一溪”及其他重要河流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河段堤防达标率达80%;建成罗源霍口、泉州白濑、莆田西音、福鼎溪头等大中型水库和“一闸三线”等引调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5亿立方米;持续推进中小河流和独流入海河流防洪治理、安全生态水系等河流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河长5752公里,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

  以信用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手段,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基本形成。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从业市场主体“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质量抽检覆盖率实现全覆盖;省内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参与水利部信用评价参评率达到90%以上,其中A级以上企业达70%以上,AAA级企业达200家以上。

  大中型在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可视化、标准化全覆盖;水利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工程造价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基本实现;指导推动每年6个以上建设项目获评“闽水杯”,每年1个建设项目争创“大禹奖”,争先创优氛围基本形成;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的水利工程建设全周期监管机制基本建立。

  “我们将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功能协同,集约高效、绿色智能,调控有序、安全可靠’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面增强福建省水安全保障能力。”福建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林捷说。

  号角已吹响,击鼓又催征。福建水利人正朝着实现防洪保安“县县达标、乡乡设防”,城乡居民饮水“同水质、同服务”,河湖水质、水保生态保持全国领先的目标接续奋斗,必将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高水平的水利支撑与保障,让八闽百姓享受更多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福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