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人民网:郑德理:“进退有方”治出湖清水秀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9-04-19 15:43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晨起雾气未去,一座绿意盎然的小岛镶在碧波之上,飘渺如仙。鸟语花香中,一个灰色的身影常常在湖畔徜徉,他是连江县小沧畲族乡党委书记郑德理。对于他来说,绕着畲山湖堤巡查一圈,看看有没有塑料瓶、捕鱼笼是每天必做的功课,因为他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小沧乡河长制办公室主任、乡级河长。

云雾绕峦,湖水澄碧,鸟鱼群栖,青山绿水相映成辉。这里就是福建省第三大高山平湖的畲山湖。作为山仔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畲山湖地处于敖江流域上游,周边生活着4000多名畲族民众。2000年,山仔水库被列入福州二水源一级保护区,成为数百万福州市民的饮用水源地之一,而小沧畲族乡正处于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河长、乡党委书记,郑德理在这个有着“凤凰故乡”美誉的小沧乡,是如何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南送?回顾治水之路,不难发现,郑德理的“进退有方”是关键。

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我到小沧以来,就秉持着一句话,那就是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郑德理认为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水源,如果源头被污染了,下游的水就很难干净;二是指原则,如果原则被破坏了,那做事就很难成功了。

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行,郑德理作为小沧乡党委书记,主动担任乡河长制办公室主任、乡级河长。为了摸清真实的情况,郑德理扮演游客登船游湖、扮演畲民种植采摘,发现了小沧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留有诸多水生态环境保护隐患。其中,游客和居民的的一些行为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三月三,游小沧”,作为全县唯一民族乡的小沧乡,每逢农历三月三,这里游人如织。节日前后三天,蜂拥而至的游客在给当地增添大额收入的同时,也留下了“满目疮痍”——不仅沿街的塑料袋、饮料瓶颇多,就连波光如镜的畲山湖畔也有许多“湖飘垃圾”。望着湖畔垃圾遍布,水质受损,郑德理心情沉重。游客前来游玩带动经济发展是好事,可是这样破坏生态环境,无异于杀鸡取卵。“不能只注重短期利益!”郑德理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

在连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小沧乡开始了第一次“三月三”限行,在当地承载力范围内,为游客提供精致服务。在郑德理的号召下,小沧乡党员志愿者们纷纷在街头出没,二三成群,有的饰演带路人一角,有的饰演垃圾劝导员,一时间红袖章、党员帽席卷了整个小沧乡。在众人的努力下,“限行”成效颇丰,三月三文化节过后,郑德理发现不仅畲山湖附近的垃圾消失了,而且与往年游客“好评、差评”参差不齐的情况相比,今年游客“点赞率”蹭蹭往上涨。

不能直中取,就要曲中求

游客这道难关过了,还有畲民这道“大关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小沧乡因山高村偏,畜禽养殖、捕鱼网虾成为多数村民的增收手段。2000年,由于山仔水库被列入福州二水源一级保护区,全乡范围开始禁止发展工业、畜禽养殖等。在政府的号召下,居民们纷纷拆除库区内养殖网箱,共计1000余具。

迫于生计,村民纷纷外出务工,留在乡里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虽说库区鱼虾有利于遏制蓝藻发生,还能起到优化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作用,可捕鱼网虾毕竟是这些老畲民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郑德理理解老畲民的难处,但不能畏难而不积极作为。

乡河长办聘用了5名河道专管员负责河湖日常保洁工作,但一开始清理湖边杂物时就遇上了大麻烦,不少村民情绪激动,抵触意愿强烈,好几个河道专管员都有了退意。郑德理成了他们的坚强后盾,在他的反复劝说下,河道专管员打起精神,强行拆除了定制的捕鱼网、虾笼、灯光围捕装置。但没几天,那些捕鱼网、捕虾笼又再次出现,而且位置更为隐蔽。在你来我往之间,畲山湖整治“阻击战”成为了“拉锯战”。

郑德理沉下心来仔细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发现小沧乡畲民重感情,留守在小沧的老年群体有别于其他群体,地位特殊且接受能力较弱,如果采取高压态势打击捕鱼行为,极易引起反弹,甚至会影响到其它的工作。

“群众工作特别要讲究方式方法,既然不能直中取就要曲中求。”郑德理理清思路后,决定采取新一轮的策略——潜移默化。

于是,他利用“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拍摄《凤凰的故乡》音乐片、编写山水畲乡宣传画册等举措,潜移默化地把美丽小沧的意识灌输到群众脑海中去,让群众更加有归属感、责任感。

此外,郑德理三天两头就跑到村民家中去拉家常,在各个特殊的节日里头送去节日慰问。而在每次聊天谈话中,郑德理总会插入一些劝导群众放弃捕鱼捕虾行为、让河湖休养生息的话语。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这充满温情的“软磨硬泡”下,村民纷纷这边观念,不仅放弃了继续下鱼笼的做法,还自发组织起来实施“湖面清洁扫网”行动。

如此,畲山湖再次恢复了平静。

用绿水青山,引金山银山

“小沧畲族乡是全福州距市区最近的一个少数民族乡镇,本身山清水秀,是福州的‘后花园’,基础条件这么好,我们一定要把这生态文章写活写亮,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郑德理在小沧乡河长制工作推进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

如何进一步推进水源地环境卫生整治呢?郑德理通过调研发现,十多年前,敖江流域上游石板材厂、养猪厂等污染源众多,这些工厂肆意排放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且因福州是高温少雨天气,湖面水流动性不强,常有蓝藻爆发。近几年来,随着生态退养、矿山复绿等政策的推进,敖江流域特别是山仔水库上游石板材厂、养猪厂等一一关停,如今的小沧乡已不存在工业污染,山仔水库清晰度明显变高,蓝藻危机也远离该地,生活污水成为小沧乡当前最主要的污染源。

寻到了“病根”就可以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在郑德理的大力推动下,小沧乡开启了治污治水的新篇章。先是投入80万元对镇区污水管网主干线进行重新铺设,又投入25.8万元对该乡的村级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提升改造,安装在线流量计和在线监控设备,并接入县环保局监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测。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共有曝气器6台,尾水抽水泵2组4台,并配备工作人员2人负责日常运行管理,污水处理后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再经尾水喷灌系统,通过800余米管道引至利洋村林地浇灌使用,最终实现零排放。

不仅如此,郑德理还大力推进整乡垃圾清运全覆盖,引进一家环保公司来对乡村垃圾收集、转运及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管理提供服务,并在全乡18个自然村均设置垃圾处理站,配备垃圾清理员,每天定时清理,做到日产日清,然后将垃圾收集、运送到县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全乡所有村民家门口配备干湿两个桶,方便垃圾统一清运处理。如今,“两个垃圾桶”成为了小沧乡每家每户的“标配”。

在整个小沧乡生态水系治理过程中,郑德理悟出一个道理,治水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让村民主动融入保护水源的行动中才是关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到生态好转带来的“红利”。

如何让生态也生金?郑德理心里有了谋划。

在樟后村,有1亩多稻田,长的不是禾苗,而是芦苇和美人蕉。郑德理说,这是为了净化生活污水而设计的立体化人工湿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过滤后,由管道送往人工湿地二次净化,净化后的水可达二级饮用水标准。这些基础设施的运营都依赖于生态补偿,乡里每年有生态补偿金约200万元,这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资金保障,实现良性循环。

有了好生态,村民们改变了发展方式,向“绿色银行”取款。樟后村村民曾禄斌流转100多亩土地,发展生态蔬菜种植项目,在福州开设一家直营店,日供1000多公斤蔬菜,供不应求。“有四五户村民以土地入股,既有工资收入,还有租金收入,年收达3万多元。”曾禄斌说。东风村依托福州一家农业开发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油茶项目,规模已达2000多亩。公司还统一收购油茶,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村里的老干部洪春来更是一步步看着樟后村的华丽转身。他说,以前村子里鸡毛鸭屎遍地,粪水经常就直接排入河湖中,肮脏得很。

“如今,村里有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还有保洁员,村民环保意识也增强了,环境好了,住着舒心多了。”洪春来说,村里的竹林面积如今也扩大到2万多亩,还通过电商平台,让毛竹销售上网,实现村民收入增加。

春和日丽,郑德理常常登高爬山,俯瞰整片畲山湖。青山含黛、林木葱郁,在临湖长廊和草木映衬下,七里畲寨畲风流韵,小桥、流水、竹林、凤凰灯,无不展现“凤凰故乡”的原生态之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