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碧水潺潺映初心,熊山巍巍践使命。政和县以“护河惜水、巡山护林”为抓手,组建生态护卫队,开展常态化巡查整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如今水、林不再只是地理的脉络,更成为流动的绿色生命力。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山林葱郁、鸟兽栖息的绿色画卷在政和红土地上,徐徐铺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已来。
绿水长流处,匠心护河时
“美不美,看河水!”从七星河水尽头西津村逆流而上,远望,青山明媚,碧水延绵,天光云影共徘徊;近看,泓泓碧水、道道清流,水中鲤鱼三五成群,水面百鸟嬉戏,俨然一幅野趣盎然图景,无声诉说着向水而生的动人生态故事。
七星河是闽江源头,政和的母亲河, 流域面积 728 平方公里,全长64.8公里。近年来,政和县做足“水文章”答好“生态卷”,系统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完善涉河基础设施,纵深推进河长制,不断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
清晨,熊山街道在晨雾中醒来。水利工作站长刘彬华来到不同岸边取水点,掏出空瓶,盛满河水,贴上标签,样品带回水质检测。3个小时后,水样品氨氮≤0.18mg/L,总磷≤0.004mg/L,他每月日志本详细记录水质数据。
八月河畔,花木葱茏、碧波荡漾。人们悠闲在河边跑步、健身,享受水清河畅生态之美。不远处岸边,身着蓝马甲茶亭社区副主任吴李银和队员们,手拿铁钳,将石缝里垃圾清理出来,装入蛇皮袋,包扎好袋口,一袋袋提走。同一时间,外屯乡56名护河队员,顶烈日,开展“‘河’我一起,守护母亲河‘净滩’”活动。外屯乡河道的水质不仅影响当地村容村貌,还关系下游流经地区生态环境。乡长谢昆明意味深长道:“这汪河水,比金子宝贵,我时常巡河,河水清不清,浑不浑,心中有数,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河水。”对此,他多次组织党员对河道进行清理,落实河长岗位责任,每周坚持巡河。
夏日傍晚,熊山街道河边栈道聚满游人,游客数量增多,护河员工作强度增大。“一些游客会带走垃圾,偶尔碰到前脚刚清理好,后脚就有人丢垃圾情况,水泡垃圾会有臭味,特难打捞。”街道办主任、河长陈四明满是感慨。自陈四明担任河长来,熊山街道以“河长制”为抓手,构建起“巡查-整改-溯源-共治”立体护水网络。数据显示,街道和村居两级河长累计巡河620余次,整改“四乱”问题21处,清理河道垃圾35吨,发出河长令7份,推动8个污染问题彻底整改。通过“雨前雨中雨后”三查机制精准溯源,配合2000余份宣传资料入户、10处河长公示牌更新的全民动员,实现水质持续优化,做到“责任到人、问题立改、源头管控、全民参与”的氛围,让碧水清流成为滋养民生的幸福源泉。
碧水润城乡绿廊惠民生
初秋时节,外屯乡河道与山林、稻田与村庄相映成画。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政和县西部是闽江流域支流发源地,东部是闽东诸河水系发源地。全县拥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河流11条,干支流长度388.2千米。为此,政和县聚焦主干河流攻坚,打响河域治理战役,提升水清岸绿景观,筑牢中小支流防洪防线、改善河道生态。
年初,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展开。河段开挖现场,挖掘机挥舞长臂,铲车、运土车穿梭。半年施工,铺设球墨铸铁污水主管网19.1公里、检查井和倒虹井542座,全力守护美丽母亲河。同时,对龙潭溪、界溪等7处山洪沟进行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河道综合治理102km,完成石屯等3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3个省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1个水土保持生态村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68.27公顷,生态水系长度18公里。流域水质达标率平均提升 25% ,水生生物家园得到修复,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30%,河流生态系统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统筹中小河流治理同时,构建起人水和谐共生氛围。政通桥下有片养鸡棚,鸡粪顺着斜坡淌入河内。拆除那天,养殖户老李嘴里抽着旱烟,吸一口后掐灭烟头:“我想通了,拆!我跟你们一起清理。”空地清理出,福建省春天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紧接着在河两岸,种植红粉佳人樱花1610棵和花草,装上休憩坐凳。
草长莺飞二月天,七星河畔,流水潺潺,步步皆景。桃花、樱花、梅花竞相吐香绽放,吸引游客赏花拍照。聚龙廊桥下,百只白鹭欢歌鸣叫。灰色苍鹭,高抬脚杆,气定神闲,慢步前行。河边黄金柳、山脚下毛竹林成了斑头鸭、黑头鸭等鸟类快乐天堂。
渡头洋河河滩上,大小石头林立,形状各异天然石块,雕刻“福”“忠”“寿”和诗词红字。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河边玩耍,拥抱家门口“诗与远方”。这些生态水系、生态护岸、生态步道,生态滨水景观,成为居民休闲游憩的 "网红打卡点",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让群众在 "推门见绿、临水而居" 中收获满满幸福感。
巡山守绿筑屏障,葵海生金富家园
政和县群山叠翠深处,一群人的脚步日复一日地踏响林间小径。他们是巡山护林员,是绿水青山“千里眼”,是护卫生态“顺风耳”。
位于县城熊山森林公园,200公顷的酸枣、楠木、香樟、泡桐绿浪起伏,白云精舍、中天堂古刹掩映山林。青砖步道曲径通幽,步梯、水泥路面直达山顶,筑起“山上绿屏、水岸绿网、道路绿荫、城乡绿景”生态美景。
周末,晨光初起,森林公园云雾飘荡,草木葱茏。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子元和解放村村委、护林员项红忠穿着迷彩服,带上护林记录本和通讯设备,提着垃圾钳袋,向着山顶前行。
解放村森林覆盖率71.29%。杉、松、杂木林7717亩,经济林1012亩,竹林1542亩,筑起城区绿色屏障。
“夏季半月无雨,护林防火弦天天紧绷,即使监测无火情,每天按点汇报。护林员走路不要走多快,而是慢走细看,确保巡逻不留死角。”老项笑笑对陪同巡山黄子元书记如是说。
青翠密林深处,他们边走边看,从登云桥到暗桥、从塔山到槐岭,善始善终观察着有否隐患,记录着珍稀植物位置与生长状态,拍照存档。偶遇村民,讲解森林保护重要性,传授防火知识。
“你们护林员,春秋冬夏,以山为伴,与草木为邻,或烈日炎炎,或风雨交加,用脚步丈量青山,用行动守护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黄子元书记点赞道。
“只要走得动,一直守护好这片森林。”老项得到书记赞许更显满满信心。
近年来,街道贯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压紧压实工作职责,对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建起林长、林业员、护林员机制,构建森林防灭火三级网格体系,配备街道级成员9人、村级成员15人、组级成员25人。深化“林长+警长”协作机制,优化两长联动、山林共治、快速处置森林资源保护格局。
走进云海茫茫,云雾缭绕,祥云曼舞的外屯乡稠岭村,乡间小路清新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巷陌花木扶疏,云半间民宿一潭碧水环绕,一幅古朴恬静的山水画卷映入眼帘。步入满眼金黄,花盘摇曳60多亩梯田葵花地,游客们或漫步栈道,或倚栏凭眺。
稠岭村,距县城35公里,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佛子山遥遥相对。这里,清凉萧爽,云裹着雾,雾牵着云,上连着天,下连着地。沟壑潭水清冽。村边修竹参天,柳杉荫翳。梯田里,一棵棵、一排排向日葵,层层叠叠,千姿百态,枝头上缀满艳似朝霞、红似火焰的花盘,热烈地把稠岭村抹上一片金黄。
阳光下,成片金灿灿的葵花宛如一张张孩童灿烂的笑脸。小朋友们穿越花丛中,轻轻捧着葵花盘,深深地闻着花香,大有一种惬意感觉。靠近星空花海基地边葵花丛中,两对恋人在赏花,灿烂的笑容与葵花相互映衬。一位游客说:“趁着晴好凉爽天气,带上全家老少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散心游玩”。慕名前来游客在花丛中乐享着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幸福感爆满。
稠岭村年均气温18摄氏度,是天然氧吧、避暑胜地。乡长谢昆明介绍,当地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康养产业等“生态+”产业,将清洁水源、优美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挖掘生态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将自然景观与稠岭历史、民俗传统等元素有机融合,打造出云半间等9家民宿、闲云酒馆、如愿小院等7家乡土美食点,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推动外屯乡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