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河湖新闻

学习强国:福建晋江:“加减乘除法”绘就人水和谐美丽图景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5-01-10 10:57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流域水质明显改善,河湖秩序持续稳定向好,六次在福建省泉州市级河湖长制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连续两年获得省级、泉州市级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表彰……晋江,这座因水而名的城市,以水为脉,被水滋养,在2024年步履不停,亮点频出,通过叠“加”综合治理合力,“减”清“四乱”难题,全民参与实现效果相“乘”,去“除”污染顽疾,打造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以水“润”城,让城市因水而更加灵动润泽。

  综合治理做“加法”,凝心聚力治污染

  11月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晋江流域泉州湾“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成为福建唯一一起成功入选案例,并获全国推广。何以是晋江?近年来,晋江市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凝聚全域治水工作合力,推动流域水质持续向好。

  部署有力才能更好发力。为更好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一方面,晋江市制定出台水污染应急抢险救灾工程管理、城市黑臭水体常态化巡查检查、治水工作议定事项闭环管理等机制规定,细化优化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建立每周治水工作周报、每半月攻坚行动简报、每月河长制工作动态机制和不定期提醒预警机制,更有整改情况红黄牌警告制度,倒逼各方责任落实和治理力度强化。

  源头不治,晋江难清。晋江市在入河排口开展溯源排查,编制排口一张图,全面启动排口治理销号。在城市建成区开展水体再排查及市政雨污主干管网深度排查,形成全市建成区水体清单和水体一张图,并同步策划推进市政雨污主干管网进行管网病害及混接点改造,目前已整治修复932处。

  对于已产生的污水,晋江市通过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重点排水许可证办理,推动污水前端全收集和源头雨污分流,实施完成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80个,办理重点排水户排水许可证995户。同时强化末端污水处理能力,实施完成华海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西北污水处理厂扩容等工程建设,将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53万吨/日。

  河湖治理须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晋江市在河道日常管护上秉持“用心治理,更要精心呵护”的理念,常态化开展九十九溪及南低干渠46公里4755亩水域日常保洁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和保洁工程款支付挂钩。每季度末对镇(街道)级管理河道(含沟渠)日常保洁进行督查考评,通报考核发现问题。接下来,还将探索推广河湖日常管理物业化,推进河湖水利设施及污水设施管理智能化,规范提高河湖管理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

  一江碧水映白云,悠悠绿水泛清波。通过系统治理、全域治理,让河湖成为晋江市的一抹亮色。

  标本兼治做“减法”,狠下功夫清四乱

  美丽河湖,三分整治,七分管理。正本清源后,如何做到河长治,水长清,让晋江“水韵”更加悠长,需要做到标本兼治,守护水清河畅。

  水污染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向来是影响河湖健康“生命”的“病毒”。晋江市将“四乱”纳入重点整治范畴,认真落实视频监控系统日常巡查、交办,整治历史遗留“四乱”问题26处、面积7000余平方米。

  针对各方巡查发现河湖问题、投诉信访事项及领导现场调度议定事项等,下达交办单、督办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推动解决排水管网混接、治水项目建设、深度溯源排查、“四乱”图斑整改等一批问题,完成各级交办河湖问题整改销号1402个。

  疏堵结合才能标本兼治。对于涉河建设项目,晋江市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强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强化管理范围划界成果约束,依法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及有关活动审批,规范河湖良好的空间管控秩序。

  由于河湖管理保护涉及上下游、左右岸,跨境流域也是河湖治理的难点。晋江市扎实推进落实跨境流域治理协作机制,搭建共治“沟通桥”,与石狮市、南安市定期开展跨境流域管理保护交流活动及工作会商9次,重点协调解决河道保洁、污水处理等问题,持续改善梧垵溪、大盈溪等跨境河流水系水环境。

  多方参与做“乘法”,人水和谐注活力

  江中,碧水荡漾,鱼儿欢快穿梭其中;岸上,居民三三两两,在绿树掩映的游步道上悠闲散步……漫步河岸边,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大家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人水相亲、和谐共处。这是全市参与河湖治理工作,以水润城,为城市注入河湖生态活力,让城市更加灵动的美好成果。

  为进一步壮大河湖治理工作队伍,晋江市深挖民间队伍力量,持续加大企业河长、乡愁河长、河小禹等民间队伍建设,开展河长制进校园宣传、爱河护水净滩志愿行动。举办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悦赏一江水,晋享好春光”系列活动、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等,与共青团联合指导泉职大、轻工学院师生开展“晋小禹”暑期爱河护水实践活动,为河湖长制工作增添社会力量。

  宣传方面做到“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总结推广和工作动态的比拼晾晒,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及“晋江河湖”微信公众号,密集宣传报道相关信息736篇。线下,多部门联合建立河湖长制教育实践基地、生态警示教育基地、生态司法教育实践体验馆,打造立体宣传矩阵。

  开展流域景观绿化工作则是晋江市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构建人水和谐的重要手段。池店南片区景观水利工程、安海镇加塘溪景观步道项目、青阳街道普照溪微景观……晋江市充分发挥河长制项目支撑带动作用,以一个个景观水利工程项目,放大晋江水生态价值的乘数效应,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在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中,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潜移默化增强群众爱河护河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根治顽疾做“除法”,构筑法治防护网

  凝聚部门合力抓严抓实污染源头治理,根治顽疾做“除法”,环保部门对工业企业的执法监管保持高压态势,做到勤查重罚,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0起。农业部门印发《关于建立流域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和属地责任,发现清退涉河违规养殖点199处。

  事实上,河湖治理工作由于涉及多方利益,部分问题的监管整治工作十分棘手。要想破沉疴,必须下猛药,而唯有公检法力量的介入才能提高治理工作威慑力。晋江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在市河长办挂牌设立检察联络室、法官工作室、河湖警长联络室,以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数据共享等方式形成监督合力,强化打击力度,根治河湖顽疾。

  晋江市深化“河湖长+公检法”联动机制,市河长办联合7部门出台《河湖水环境损害事件联动处置工作制度》,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公安局查处拘留涉水污染行政案件,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审查批准逮捕水污染刑事案件,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水污染类案件……借助河湖长制这一河湖管理和公检法等部门的纽带,从严打击侵占、破坏河湖违法行为。

  “河湖长+公检法”联动机制全面构筑起水生态环境法治防护网。今年以来,晋江市河长办联合市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深入九十九溪、普照溪等流域,现场督办重点涉河涉水问题6个,公安局查处拘留涉水污染行政案件8起8人、破获拘留涉水污染刑事案件4起8人,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27份、审查批准逮捕水污染刑事案件1件3人。

  好生态让城市更灵动。从源头把控到末端治理,从局部整治到整体协同,晋江市一以贯之全面强化河湖长制,不断提升河湖治理保护水平,推动晋江成为一座城水交融的现代水乡、蓝绿交织的活力新城。一个个样板河湖正成为晋江亮丽的生态名片,幸福河湖淌出了景美、业兴、人和的美好生活。未来,晋江市将持续探索路径、总结经验,积极创造幸福河湖建设的晋江样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