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2024年来,福建晋江市深入贯彻上级关于河湖长制的工作部署,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并提升流域水质。通过坚持系统治理与全域发力,晋江市正逐步构建起一幅“全面强化、标本兼治”的幸福河湖新图景。
据统计,2024年1-10月,晋江流域鲟埔国控断面,九十九溪、湖漏溪等省级小流域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上级考核要求,21条生态水域末端水高锰酸盐指数均符合V类水质标准,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31.3%、25.4%,治理成效显著。
强化统筹,引领河湖治理新风尚
晋江市高度重视河湖治理工作,通过强化高位引领,部门协调联动,持续完善河湖长组织体系,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治理格局。双总河长以身作则,深入一线开展巡河、督察调研及会议部署13次,市治水总指挥部召开治水常态调度会议24次,高效解决涉河涉水问题172个。
为明确治水工作路线和各单位工作职责,晋江市下达2024年度河长制工作要点、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治水项目计划。规范河湖长动态调整和责任递补机制,2024年来共调整各级河湖长12人次,确保工作责任不脱节、任务不断档。组织业务培训3场,培训各级河长、河道专管员、业务负责人共157人次,进一步提高各方履职能力,规范各级履职行为。
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是推进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晋江市深化“河湖长+公检法”联动机制,市河长办联合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深入九十九溪流域,现场督办重点涉河涉水问题6个,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27份,为解决河湖疑难问题提供司法支撑;推进落实跨境流域治理协作机制,与石狮市、南安市定期开展跨境流域管理保护交流活动及工作会商,重点协调解决河道保洁、污水处理等问题,持续改善梧垵溪、大盈溪等跨境河流水系水环境。
治管并重,打造系统治理新格局
在河湖库水环境治理过程中,晋江市统筹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及末端修复,重点推进溯源排查、综合治理、河湖管控,持续改善全市流域水环境质量。全面开展建成区水体再排查,形成全市建成区水体清单和水体一张图;排查入河入海问题排口4100余个,编制“排口一张图”,逐个镇街下发问题排口清单,全面启动排口治理销号;深度排查城市建成区市政雨污主干管网600多公里,发现管网混错接、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点位1.3万余处,同步策划推进管网病害及混接点改造。
晋江市将河长制工作细化分解到网格,实行全覆盖排查,逐一摸清流域内的民宅、小区、工厂、沿街店面等污染源底数,确保精准整治到位。在普照溪流域,当地实行“一小区一档”“一房一档”清单管理,切实提升整治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
充分发挥河长制项目支撑带动作用,实施河道整治、拦污截污、清淤疏浚等项目289个,建成项目81个,埋设城镇污水管网45公里,建成农村污水管道118.47公里,河道清淤12.3公里,持续强化流域综合治理。
为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晋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资12亿元,计划新(扩)建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加快补齐污水管网等设施短板,全面提升污水处理、管网收集、泵站转输、污水调蓄、中水回用等五大能力,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污水处理能力新增提升13.5万吨每日。
2024年以来,晋江市强化河湖空间管控,纵深推进全市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将水库“四乱”纳入重点整治范畴,联合相关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水违法行为,整治历史遗留“四乱”问题 26处,面积7000余平方米,完成104个省河长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下达图斑问题核查整改销号,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加强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充分彰显了对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心和力度。
完善机制,强化督办问责新力度
为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晋江市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坚持问责问效考核,促进河湖长制实现“有能有效”。制定出台水污染应急抢险救灾工程管理规定、城市黑臭水体常态化巡查检查、治水工作议定事项闭环管理等机制,明确市区暗涵排查、镇级管网深度排查及住宅小区、公办学校雨污分流改造财政资金补助比例,细化优化工作流程,高效推动各项治水工作有序落实落地。
针对各方巡查发现河湖问题、投诉信访事项等,下达交办单、督办单共33件,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推动解决排水管网混接、治水项目建设等一批问题,完成各级交办河湖问题整改销号1213个。
此外,建立每周治水工作周报、每半月攻坚行动简报、每月河长制工作动态机制和不定期提醒预警机制,下发各类通报66份、工作提醒函18份、工作建议7份,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问题。市级总河长、副总河长组织召开约谈会,约谈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整改滞后镇街主官5人、省河长办监测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超标镇级河长12人,压紧压实各方工作责任。
宣传发动,营造治水护水新氛围
晋江市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河湖治理工作,通过“晋江河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密集宣传报道相关信息648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悦赏一江水,晋享好春光”等主题活动,融合政策宣导、法制宣传,广泛引导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激发了群众爱河护水的热情,让百姓参与建设幸福河湖,享受治水成果。
“民间河长”是推进河湖治理的重要力量。晋江市通过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志愿活动等形式,不断壮大“河小禹”“乡愁河长”等民间河长队伍,进一步增强群众投身水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2024年以来,晋江市持续开展河长制进校园宣传19次、爱河护水净滩志愿行动21次,市、镇两级各类护河力量开展护河志愿专项行动96场次,进一步提高群众投身水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晋江市在建设幸福河湖的征程上,以系统治理为笔,全域发力为墨,精心勾勒出一幅 “全面强化、标本兼治”的壮美画卷。从源头把控到末端治理,从局部整治到整体协同,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晋江对生态保护的坚定决心,每一处改变都彰显着晋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这幅幸福河湖新图景,不仅是晋江生态环境优化的生动体现,更是其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有力见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晋江的河湖将愈发清澈美丽,为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魅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