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如何守住美丽,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从一以贯之的河湖长制、河长日等常态化制度机制,到“统管”全城的水系联排联调智慧平台,再到闽江流域的安澜清波,一处处可知可感的动人变迁,折射出一项项创新与坚持的力量,正是福建省福州市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生动注脚。
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全国十大“大美之城”,河湖长制工作先后获得国务院、福建省正向激励…福州市依托河湖长制扎实推进全域治水,收获了累累硕果。
河湖水系如何实现“有人管”
“这排口还是得多盯一下。”“保洁都到位了吧?”一大早,一支巡河小分队在鼓楼区劳动路沿线忙碌开来。他们的任务,是守护琼东河水清河畅。
福州北控鼓台水环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财桂是这支小分队的带头人,他还有个重要“身份”一鼓台水系28条河道的“企业总河长”。
“流域保洁、截污系统管护、绿化设施维护、沿岸排口管理等,都是我们巡河时关注的重点。”谈起河长职责,夏财桂如数家珍。他说,光是河面保洁,每条河道每天至少得来回6趟。
正说着,对岸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我们是老搭档了!”刚一见面,鼓楼区温泉街道办事处主任陈阳就和夏财桂聊起了当天河道的健康状况。作为河长,陈阳行使“监理”职责,监督河道管护到位。
在全长超4公里的琼东河,排口“蓝转绿”行动,是两名河长的得意之作。他们推动内河排口分门别类实行动态管理,合流制排口会领到一张蓝色“身份证”,而绿色“身份证”则是雨水排口的专属。
“琼东河劳动路截流井的合流制排口改造时,我们第一时间对该点位前后1公里进行管网溯源排查。”夏财桂说,巡查人员连续两周每天多次实地检查,确保周边无污水入河,这才给排口换上亮眼“绿牌”。这期间,陈阳也成了琼东河的常客,水质、安全、排口巡查事无巨细。“多亏政企河长联合巡河、联席会议、联合排查‘三联’制度的合力,琼东河现在状态不错。”陈阳说。
这样的护水场景,已是福州市城区随处可见的日常。
围绕长效管护,福州市创新建立“政府一国企一运营单位”三类河长巡河机制,每条河既安排了河长,也安排了“企业河长”,协同开展河道日常管理。福州市加强对河长的考核问责,考核结果与各区年度绩效及各运维企业的付费挂钩,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水护水。
每月14日是福州市的“河长日”,当天,河长们集中开展巡河护河,协调解决审核有关问题。
生态底色如何才能“守得住”
芦苇摇曳,鸟鸣啾啾,白鹭翩飞……暑假一到,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就热闹起来,湿地生态教育系列活动吸进了一拨又一拨青少年参与。
巡护步道、观鸟屋、砥砺观光道、鳌峰景观走廊相继建成,更多市民、游客共享美丽生态景观。
闽江河口湿地坐落于全球候鸟迁徙九大路线之一-东亚一澳大利西亚迁徙线上,受到候鸟的青睐。这背后,有一场坚持了20年的持久战。
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圈守护;清退互花米草、养殖池,归还栖息地;改造水闸,打通土堰;营造生态鸟岛……进退之间,这片湿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曾经的养殖户林发金被“请”了回来,变身为湿地管护员,湿地巡护成了“新饭碗”;观鸟爱好者杨金,亲历了这场生态嬗变,成为湿地的“代言人”。
湿地保护与发展的生态故事,正从福州走向世界:2022年以来,闽江河口湿地先后入选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国山水工程首批优秀典型案例。
从一片湿地到全域修复,福州开始描绘更大的蓝图。
通过闽江流域(福州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大樟溪、梅溪、闽江长乐段、闽江闽侯段等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同频共振,水土流失治理140平方公里,天然湿地保护修复1.1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废弃矿山综合整治48处,让这座山水城市的生态之美愈加彰显。
在闽江下游的“闽江之心”,多彩文化演出活动与旖旎的闽江夜景相得益彰;流淌千年的水系沿线,碧波榕荫相映成趣,“水上福道”一点点串联……“以水为脉、以水兴城、以水润民”的福州故事,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