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媒体聚焦

法治网:以审判之力守护生物多样之美

来源: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4-05-23 17:07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近年来,面对竭泽而渔、非法放生等破坏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如何通过能动履职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并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江河、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家园”?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法治日报》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构建一体化保护机制

  野生动植物和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以行政区划为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后果也往往具有跨越省级行政区划特征。如何优化环境资源案件管辖和协作机制,织密法网为生物守好天然家园?

  国家公园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武夷山国家公园则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2021年6月,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挂牌设立武夷山国家公园巡回审判法庭,建阳等4地法院同步揭牌巡回审判点,以环抱之势形成武夷山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圈。

  2021年11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南平中院联合打造武夷山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实践基地,并指导武夷山市人民法院设立全国首个以国家公园命名的人民法庭,三级法院勠力同心,为武夷山国家公园提供更加专业的司法保护。

  武夷山国家公园横跨福建、江西两省,地处南平、上饶两地五县。在两省高院指导下,两地中院和5家基层法院逐步形成司法协作格局。

  如今,这样“以山水为盟”打破行政区划的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和协作机制逐步建立。

  最高法指导各级法院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以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建立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发挥优势作用,促进提升案件办理和生态环境修复质效。

  各级人民法院落实司法协作机制框架协议,用好用实纵向协同机制。长江流域各高院建立“1+11”司法协作机制;秦岭山脉7省(市)高院签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福建等10家高院成立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联盟。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持续为生态环境大治理凝聚司法合力,人民法院助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