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媒体聚焦

央视网:漳州长泰撤县设区三周年:“新成员”书写优答卷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2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四月春暖,气温攀升。

  站在撤县设区三周年的节点上回望,漳州长泰的新区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工业经济聚势而起,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人居环境更加宜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文旅康养产业回暖复苏,商贸服务业稳步提升……

  从“十佳”县到“十优”区,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长泰区这个“新成员”,书写了从“一张蓝图”到“一座新城”的优秀答卷。

  执笔绘绿 奏响振兴曲

  以工业打下“地基”,在龙津大地上,长泰执笔谱出生态的振兴之曲。

  一直以来,长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高举生态旗、打好生态牌、走好生态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

  从“牛奶溪”到“碧水流”,从“点片净”到“全域美”。长泰通过控源、截污、生态提升等举措,发挥河长、河道专管员日常监督巡查职责,健全完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近年来,长泰12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个国控、2个省控及5个小流域水质均值达标,取得5年来最好成效,流域面貌焕然一新。

  益宏广场、千人广场、龙津园……一个个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绿地如同生态绿肺一般点缀在城市各处,蓝天、清水、绿岸成了“美丽长泰”最为生动的注脚。

  城市更新也释放出城市发展的乘数效应。在长泰区委、区政府统筹推进下,仅用18天时间就高效完成长泰区历史街区(中山南路—后庵片区)一期项目133户158宗100%的签约任务,10余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圆满画上句号,这也将为新一轮长泰城市建设重大片区开发打开空间、赢得时间。

  秉持“谋划一片、成熟一片、改造一片”原则,长泰分期分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工作,三年来,计划实施城建项目26个,总投资51.69亿元,其中,16个城建项目已建成投用。长泰从产城融合、文教、医养等方面逐步完善城市功能,逐步建设成一个面向未来、特色凸显的现代化生态幸福之城。

  做足城市文章的同时,长泰的乡村建设也在提步增速。长泰引导石铭村创建高级版“绿盈乡村”,高濑村、旺亭村、山重村提升为中级版“绿盈乡村”,推动枋洋镇、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落实全镇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让村庄面貌发生蜕变。

  乡村“七赛”、村书记大讲堂、“跨村联建”等创新机制体制让乡村催生出“美丽经济”。长泰结合全区88个村(社区)的特色,整合出“农业产业”“田园经济”“产城融合”“城乡提升”“文旅融合”五大类型16个联村党委,并选派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联村党委书记,掀开了长泰村(社区)抱团发展、整体提升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青阳村茶产业、岩溪“田间党校”特色研学、林墩“五朵金花”特色文旅等一批项目在跨村联建的推动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乡村游的火热也持续擦亮了“慢客长泰”金字招牌。

  三年来,全区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2023年,第三届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在坂里乡成功举办,29个文旅项目完成投资37.43亿元;酒店协会顺利成立,28家酒店民宿投入运营,新增旅游床位1184张;天柱山欢乐大世界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长泰漂流龙凤谷小黄山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民生成绩单,承托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交织成色彩斑斓的美丽愿景,奋力谱写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长泰民生篇章”。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