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2022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主要流域16个断面1月至11月优良水质比例100%,16个小流域断面1月至10月Ⅰ~Ⅲ类优良比例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持续100%。巡河、治河、管河、护河的河湖治理成效使新罗区向建成宜居宜业有温度的“首善之区”迈进一大步。
明确职责,扎实“巡”河
新罗区的河长制人力充沛,除了党政双总河长外,还增设一名区委常委联系推进河长制工作。辖区内共有6名区级河长、354名镇、村河长、85名镇级河道专管员、314名村级河道专管员、27名河道警长,以及8名河道检察官和6名护河法官共同参与治河,构建区、镇、村“三级”协同治河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治水”的工作局面。2022年,新罗区“三级”河湖长共巡河湖25911次、召开现场推进会413次,解决问题408个,区河长办组织20个镇(街)开展河长制送训下乡工作和河长制工作业务培训会。同时,区河长办坚持配齐建强自身队伍,目前共有工作人员18名,设有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专职副主任1名,下设综合、业务、督导3个工作组,为推进河长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通力协作,精准“治”河
在治河方面,新罗区擅于联合相邻县市区、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力量,联动上下游左右岸同步治理。新罗区与相邻县市区通过开展河长制工作会商,实地察看和交流经验,研讨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建全上下游联动机制,致力于改善相邻区域水生态环境,促进跨区域、跨流域的监督协作。新罗区还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联合整治行动,依法查处涉河涉水违法作业及非法采砂、洗砂、捕鱼、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2022年,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开展河道巡查387次,出动警力762人次;区法院派法官驻点参与河道巡察,共提供法律咨询6次;区检察院结合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煤矸石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紫金花”之“河道检察官+”流域专项生态修复治理活动。除此之外,新罗区河长办与区司法局联合举办的2022年“河长杯”公职人员网上学法考试还将《龙岩市实施河长制条例》、《福建省河道保护管理条例》等纳入考试范围,旨在提高公职人员对于河湖长制工作的认识,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法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整改落实,为民“管”河
福建的第二大河九龙江从新罗区穿城而过,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工程建设也在稳步进行中。2022年10月,总投资2687万元的第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预计在2023年12月完工。依托于该项工程,新罗区将在苏邦村和大吉村建设303平方米的生态步道、0.73千米的安全防护栏杆、约5.3千米的生态护岸和近43.5千米的生活污水管网(支管、接户管)。此外,还将在苏邦村铺设1800平方米的生态透水步道,在大吉村水溪南岸及苏邦村实施提升896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全区内还将形成“生态优美、产业兴旺”雁石版块、“绿色发展、美丽宜居”白沙版块、“生物乐园、多彩万安”万安版块和“重建绿色、回归自然”铁山版块等四大主题板块,推进河湖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如此,新罗区河长办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也积极及时办理反馈。2022年,全区共完成办结省河长制96133投诉件22件,“e龙岩”投诉62件,有力促进各级河长加大管河、治水的力度,提高群众对落实河长制所取得成效的满意度。
营造氛围,全民“护”河
新罗区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辖区河湖治理典型经验、治理成效及日常工作动态,还组织巾帼护河、姜公护河、企业河长、龙环河长、媒体河长、“河小禹”、新时代生态文明河湖健康志愿服务队、社会志愿者等队伍,结合党建、创城、防溺水、节水、“生态司法+”等工作,开展河长制宣传“六进”活动,广泛宣传河长制工作对百姓生活环境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不断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新罗区以宣传教育为抓手,首创节水教育展厅。作为中小学生学习节水知识的第二课堂、各企业及公共机构分享节水经验的交流平台,该展厅在铁山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加快龙岩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教育,助力创建节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