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长制湖长制 > 媒体聚焦

中国网:福鼎赤溪:建设幸福河,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2-11-15 09:50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赤溪又名七都溪,上段又称九鲤溪,是宁德市级五大流域之一,发源于太姥山脉柘荣县乍洋乡石山的第一尖,流径柘荣、福鼎、霞浦三县(市)于霞浦牙城镇乌岐村,纳入牙城湾入东海,流域面积381km²(其中柘荣县64.15km²,福鼎市境内流域面积190.54km²,霞浦县境内流域面积126.31km²)。赤溪流域属地区性河流,河流总长度54km,平均坡降为8.10%。河道上游坡陡流急,洪水暴涨陡落,下游流经福鼎市磻溪镇九鲤村河道坡降渐转平缓、水面增宽、水流变慢,溪流弯曲,两岸青山夹峙、绿树葱茏、怪石林立、碧水澄澈,似武夷九曲。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是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畲族行政村,村域面积11.1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平方公里。九鲤溪和下山溪绕村而过,山川溪瀑景观奇特,生态环境优美。三十多年里,赤溪村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产业”扶贫,终于摆脱了贫困。

  自“河长制”实施以来,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赤溪流域生态保护工作,通过落实领导责任、完善基础配套、强化执法检查、推动流域整治、河道保洁机制等,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赤溪九鲤断面常年水质均保持Ⅱ类以上。

  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守河护河责任

  出台《福鼎市深入推进赤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建立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不断压实各方责任。滚动完善“一河一档一策”,加强河道岸线管控,合理划定赤溪流域河道管理范围线。推行河湖物业化管理,创新“人工+无人机”巡河新模式,大幅提高巡河效率,实现智慧、高效巡查。

  坚持水岸同治,优化流域生态环境

  2015年以来,福鼎市共投入资金4969万元建成赤溪(七都溪)防洪工程(一、二期)项目,综合治理河道总长度7.21km。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兼顾防洪治水与生态保护,将水系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打造“防洪、景观、生态”的乡村美景。2022年,福鼎市继续投入2600万元实施赤溪(下山溪段)综合治理工程,在赤溪村河段设立河长制主题公园,丰富两岸水文化,宣传河湖长工作,进一步提升赤溪村九鲤溪和下山溪水利景观。“治理水污染,根子在岸上。”近年来,赤溪村加快实施“一革命四行动”、建设整村污水管网、100%完成农村改水改厕项目,赤溪村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不断凸显。

  坚持城乡融合,实现共饮一网水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福鼎市以列入全省首批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市为契机,全力推进全域供水一体化、建设管理一体化、供水产业一体化,让农村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享受和城市同质量、同服务的供水。为巩固和提升赤溪村、杜家村和蒋阳村3343人饮水安全,福鼎水务公司规划建设了杜家村(九鲤溪)供水站,水源由桑园水库供给,供水规模717吨/日,运用先进的陶瓷膜一体化净水设备,实现单点集中式精准供水,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不仅城乡“同水源”,现代化的供水保障服务也深入到各个乡村。福鼎市全面构建起“建所到乡、运维到村、服务到户”的三级运维管护体系,实施“数字水务”工程,在用户终端安装智能远传水表,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用水量,每当发现有任何问题,村里服务站的值班人员随时前来检修,实现供饮水专业化管护。

  坚持发展优势,带动脱贫致富

  近年来,赤溪村依托太姥山西南麓的区位优势,紧抓国家4A级景区建设目标,主动融入福鼎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生态水系资源禀赋,形成了以九鲤溪水域风光、下山溪峡谷、杜家堡古民居群、蝴蝶生态园、云顶玻璃栈道、田园自然风光、森林养生基地等特色旅游项目。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为赤溪带来了“人气”,也带旺了“财气”。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236元,村集体收入超过255万元。

  昔日穷山村,如今幸福村。赤溪村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了从穷山村到旅游村的华丽转身。今年,赤溪村还充分利用九鲤溪水清岸绿的优势条件,积极争创省级水利风景区,与上游柘荣、下游霞浦共同打造赤溪流域幸福河湖样板,共享生态红利,真正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开创了闽东特色乡村振兴“样板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