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大柏地战斗——红军的荣誉之战

厅办公室党支部 陈布泽

来源: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24 09:42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这是毛泽东1933年夏天写下的《菩萨蛮·大柏地》,描述的是1929年2月发生在江西瑞金的大柏地战斗。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第二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红四军;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于当年冬季也到达井冈山。随着根据地一天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天深入,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封锁与围剿接踵而至。1929年1月,蒋介石组织湘、赣6个旅18个团对井冈山发动了“会剿”,这已经是2年内的第三次“会剿”了。

  在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向赣南出击,以解井冈山之围。在进军的途中,恰逢冬季天寒地冻,再加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在大余、寻乌、平顶坳等地连战连败,处境十分艰难,陈毅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红军经过空前的艰难,在隆冬之际,边界崇山中积雪不消,红军衣履饮食非常困难。又因敌人封锁,红军未能到远地游击,以致经济没有出路”。但红军没有被打垮,他们依靠简陋的装备,在寒冷潮湿的深冬,和敌人周旋,经过一路艰苦转战,终于在2月9日,来到了瑞金大柏地,这天恰好是1929年的除夕。

  此时此刻,红军上下求胜心切,战士们强烈要求与敌人进行一场决战。大柏地地势险峻,毛泽东等人决定在此地一举歼灭尾追之敌。战斗在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打响,阴雨绵绵的清晨中,敌军一头扎进了红军的“口袋”阵,震耳欲聋的枪声在山野响起。战斗持续了2天,面对敌军疯狂反扑,毛泽东挥枪亲率警卫排冲锋,红军越战越勇,子弹打光了,就用枪支、树枝、石块与敌人拼死搏斗,最终成功歼灭敌军2个团,俘虏800余人,缴获枪数百支。

  大柏地战斗结束后,周边守敌望风而逃,红军立即解放了宁都、东固。大柏地战斗1个月后,红军乘胜占领龙岩长汀城。至1931年9月,红军将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已连成一片,正式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宣告成立。大柏地战斗的胜利意义非凡,不但扭转了红四军的被动局面,还为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打开了新局面。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称:“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了强敌”“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大柏地战斗宛如革命的缩影。党从1921年7月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浴血奋战,期间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14年抗日战争的烽火、4年解放战争的磨砺,凭借着理想信念,愈挫愈勇,一次次绝境逢生,最终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到底是什么让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杀出血路、走向新生?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是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让革命人永远保持生机与火热,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党员,为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如同革命前辈一样,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抱着必胜信念、鼓足干事创业精气神,向着最高理想前进,创造出属于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人间奇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