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长汀县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实现河湖保护与文旅产业双向“增值反哺”
长汀作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依托县域内汀江流域治理工程,推动汀江两岸自然和人文景观深度融合,将河湖治理保护水生态修复成果转化为文旅经济增长新引擎,实现“水美资源”向“水美经济”的有效转化。
一、强化河湖治理,夯实价值转化基底
一是系统实施河湖治理工程。近年来,长汀县统筹实施水系连通、安全生态水系、山洪沟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汀江上游水源涵养十大工程等流域治理项目,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全县水土保持率从1985年的68.53%提升至93.56%。2024年,全县10个国省控断面综合水质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100%,Ⅰ-Ⅱ类优质水比例为90%。省控小流域断面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100%,Ⅰ-Ⅱ类优质水比例为66.7%。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二是持续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坚持县域一盘棋,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生态共治监管中心,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监管体系,实行镇区河道保洁标准统一、水岸统一治理,做到河道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全省率先发放河长证,开启了各级河长持证上岗亮证护河的新阶段,聘用政协委员河长、企业河长、园丁河长等共计281人,打造长汀县河长制主题馆1座、河长制主题公园10个。2024年长汀县河长制获福建省正向激励奖励100万元,智慧生态水岸共治做法、成立“老兵河长护河队”等多项创新工作全省首创,实施河长制经验相关做法多次在《中国水利报》刊发推广。
二、科学核算评估,打通价值转化链条
一是构建价值核算体系。在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长汀县先行开展汀江(城区段)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因地制宜形成水生态产品目录,合理构建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经核算,汀江(城区段)文化服务类水生态产品价值增量为58348万元,涉河文旅开发存在较大价值空间。二是合理评估价格。遵照市场定价原则,出让方长汀县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参考汀江(城区段)目前现有的“曲凹哩”和“夜游汀江”项目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情况,测算交易价格约为90万元/ 年。按照10年为期限进行转让,确定汀江(城区段)河道文旅类开发特许经营权交易总价为900万元,最终福建省古韵汀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竞得该特许经营权。三是打通交易链条。长汀县汀江庵杰至新庄水闸段河道特许经营权通过龙岩产权交易网进行网络公开竞价,明确转让标的、特许经营范围以及起拍价等信息,吸引福建省古韵汀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等具有经营潜力的市场主体参与竞拍,打通了河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链条。
三、扶持“河湖+”融合发展,实现价值增值反哺
一是推动河湖生态产品增值。福建省古韵汀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取得特许经营权后可在转让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内独家从事游船、水上娱乐、涉河休闲等文旅经营活动,并对上述河段内的文旅开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放、统一管理,扶持“河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立项谋划投资约4600万元的“一江两岸”水上特色旅游航道和渡口工程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汀江两岸生态产品价值。二是丰富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果。长汀县已在全省先行先试晨光河小流域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交易、罗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以及河道文旅类开发特许经营权交易等生态价值转化案例,生态价值转化呈现多元化路径。后续将围绕汀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观光、休闲养老的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等生态 IP 与品牌建设、汀江流域生态补偿与水产业发展等,进一步探索“治理-转化-增值”的全链条生态价值转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