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简报公报类

福建水利简报(2025年第16期)

来源: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9-01 16:00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上杭县探索“四化”机制

  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整治初见成效

  近年来,龙岩市上杭县统筹考量地域分布、单村工程进展及乡镇水厂经营权移交等因素,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专业化”“清晰化”“规范化”“实效化”管护机制,依托水务公司专业化管护力量,全面实现单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管护全覆盖。截至2025年7月底,上杭县水质达标率由90%跃升至98%,惠及31万山区群众,群众满意度高达99.5%。单村供水工程成功实现从“临时保障”到“长效民生工程”的跨越式转变。

  一、管护服务“专业化”,实现整治区域全覆盖

  上杭县探索多元管理模式,20个乡镇的464处农村供水工程已全面委托水务公司实施专业化服务。一是实行公司直接管理模式。整合水务公司现有接管乡镇水厂的技术力量与管理团队,拓展供水服务范围,设立乡镇片区运管服务站。将全县128个单村供水工程划分片区,全面落实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管理维护,保障供水系统高效畅通运行,水量稳定性显著增强,水质卫生状况持续改善。二是委托村级组织管理模式。针对临城镇、湖洋镇等7个管护基础较好的村,水务公司与其签署运营管理协议,充分借助村级管水力量,强化农村供水工程日常巡查与维护,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确保供水设施完好、管理规范、水质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水务公司指导各村管理员完善电子台账,涵盖用户信息、日常运行、维修记录及漏损统计,有效推进农村供水专业化管护进程。三是创新购买服务管理模式。针对人力资源不足现状,水务公司采取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借助专业劳务力量对单村供水设施设备实施专业化管理,日常维修材料、净水药剂、水质检测等则由水务公司统一保障。在14个乡镇的329个供水工程区域,成立北部片区、东南部片区及古蛟片区运营管理服务中心,并建立微信工作群,实时共享运行动态、问题处置及用户反馈等信息。通过全方位开展水源水质管理、水厂设备运维、管道维修巡查等日常维护工作,显著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效能。

  二、职责边界“清晰化”,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

  上杭县创新建立“县—乡—村+水务公司”四级责任体系,形成“权责清晰、齐抓共管”格局。一是县级层面负责农村供水工程管护补助资金的合理分配、严格管理及有效监督,并强化对单村供水工程专业管护合同执行情况的督查、业务指导及年度考核。二是乡镇政府落实农村供水属地责任,负责抓好辖区内农村饮水工作,编制应急供水方案;做好群众用水接入、节水、惜水宣传引导,加强水源地保护,保护供水设施工作;督促村委会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的日常管护,组织村民议定水费标准,落实“一户一表”计量收费;负责辖区内单村供水工程的应急处置,农村供水用水纠纷协调等相关工作。三是村委会选好村级管水员,负责做好辖区内农村供水工程的日常巡查、小型维修,收缴水费并公示收支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水费收缴方案,按要求对辖区内用户进行一户一表计量收费(无条件的按户进行收取或两部制水价),并建立用户信息台账,足额收取水费。四是水务公司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开展水源及取水构筑物、水厂及净化设施、输配水管网日常巡查维护,提供水质、安全管理及供水服务,对水质处理达不到要求的单村供水工程设施进行改造。

  三、操作流程“规范化”,推动管护水平稳步提升

  上杭县构建起全链条管理体系,破解单村供水工程管理不规范难题,一是成立县级农村供水管护中心,健全水源水质管理、厂区设备设施维护、输配水管网运营及供水服务安全等制度体系。制定涵盖日常运营、维修养护、水费收缴、管网巡查、应急抢修、投诉处理及用户服务的标准化台账。二是逐一对供水设施点开展巡检养护及水质检测,实时将数据上传至省城乡供水一体化监管系统,发挥省市县乡与供水企业多级联动监管作用,切实提升单村供水工程运营效能,保障操作流程规范运行。三是定期组织村民参与供水知识普及活动,增强节水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公开水费收缴和使用情况,进一步提升村民对供水管理的信任度,确保供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四是通过定期培训提升管护人员专业技能,建强专业化管护队伍,实现农村供水长效稳定管理。

  四、工作落地“实效化”,督导筑牢饮水安全基石

  上杭县打造多维度“立体监督网”,持续提升监管效能。一是专项监督锚定关键,清单管理精准破题。创新推行“一村一单”问题清单制度,通过逐村排查、逐项梳理,明确问题表现、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对资金拨付进度滞后、履职不到位、水质检测不达标等突出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推进”,推动专项监管从“泛化监督”向“精准督导”转变。运用“一村一单”问题清单实施精准督导。二是执法监督常态发力,明察暗访倒逼整改。县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水务公司组建专业联合调查组,建立“每月不定期、全年不断线”的明察暗访机制。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深入一线检查监管责任落实、设施运行维护等情况,确保监管漏洞早发现、早整改。三是畅通渠道,广泛凝聚社会合力。在单村供水工程“三个责任人”公示牌明示管护责任人及监督电话,全面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福建省农村饮水监督投诉热线96133、微信公众号、12345热线反馈问题。督导组定期走访群众收集满意度评价,将民声反馈作为督导整改的核心依据,推动管护工作从“被动整改”向“主动提升”转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