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大樟溪畔的峰峦叠翠间,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抽水蓄能电站熠熠生辉。这座永泰县投资体量最大的工业、能源项目,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以“润泽库区、造福移民”工程为笔,在白云乡库区绘就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新画卷。
盛夏时节,走进电站库区,只见蜿蜒的山体生态步道上,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云破天青”的秀丽风光;水库边的安置小区内,阳台飘出阵阵茶香,亲水草坪上满是欢乐嬉戏的身影。
“大家都说,我们这里是神仙住的地方。”清晨,家住白云乡岭下天井洋安置小区的老严推开房门,望着眼前的青山绿水,笑意漾在脸上。年届五旬的他,大半辈子在土坯房里度过,每逢洪水、台风便提心吊胆。如今,这套三层别墅式小楼,他仅以每平方米800元的价格就能入住,小区内设施齐全,出门即风光。
作为福建省重点项目,永泰抽水蓄能电站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工作至关重要。建设指挥部和白云乡党委、政府依据相关规定,以人口和征收房屋面积为依据,建设6个安置地。其中,天井洋安置小区为16栋三层别墅式住宅。同时,白云乡政府改造拓宽了通往电站的道路,让村民出行更便捷。
住进新房的老严,生活也有了多重保障。“征地拆迁补偿好,我住新房、拿补助,又买了车。政府还帮助落实了养老保险,60岁后每月能领302元。”老严算起了“幸福账”。同村不少村民在电站从事保安、物业管理工作,月入数千元,下班后还能在自家田地种些苦瓜、槟榔芋等,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安稳的日子,让“白云生处有人家”有了更温暖的注解。
山脚下,村民在凉亭里谈天说地;半山处,防腐木栈道蜿蜒向前,与远处电站上水库的波光相互辉映。凤际村南峰安置小区的老陈站在观景平台上,满心欢喜:“以前这里又偏僻路又难走,现在栈道修起来了,星空营地、茶工坊也在建,以后游客肯定多,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白云乡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域景观与凤樟高山茶园相得益彰。如何将“山水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白云乡水利站站长吴允武介绍,乡里依托电站上水库的地理优势和水利景观,结合茶园山林环境、茶文化与御医文化,投资约1000万元,按照“一廊三带三区”总体布局,打造总面积约1.59万平方米的综合性项目。
随着工程完工在即,白云乡库区的美好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道路升级、党建馆建设、御医文化元素融入……项目不仅美了环境,更聚了人心。清晨,移民在茶香步道晨练,白天,游客在营地亲近自然,傍晚,村民在路灯下散步谈心——生态与产业的良性循环,让移民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自“润泽库区”工程实施以来,福州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发展中心以移民后扶政策实施为抓手,将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的支撑和撬动作用,有力推动移民村人居环境整治,破解村集体经济难题,带动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移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永泰县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润泽库区、造福移民”工程,既是一项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工程,也是一次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我们将在总结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紧扣‘润泽库区、造福移民’主线,融合移民工作与乡村振兴、水利发展,扩大后扶转型升级覆盖面,整合资源推广经验,全力打造机制活、产业优、移民富、生态美的新库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福州市移民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