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富屯溪迎来了充沛的水源,站在溪边问水到武夷天池,一路山,仿佛传唱着《山水谣》:“山在云雾缥缈间,山和水相连/水在峰回路转后,笑容更灿烂/云儿飘过高山顶,小溪清流动/思绪藏在梦心中,水面映彩虹……”
40多公里的行程,绿成底色,哗哗流水成了原声。相传很久以前,玉帝的七个女儿羡慕人间的自然山水,偷偷下到凡间。来到武夷天池,见青山间有一深潭,碧水盈盈,清澈见底,潭底鹅卵石散发着七彩光耀,又见周围悬崖壁立,奇树倒挂,鸟鸣声声,彩蝶翩跹,啧啧称赞,说了声“天上不应有,人间真天池……”忍不住脱去衣裳跳进水中,尽情地洗浴一番,享受着人世间至纯至洁的洗礼。由此,留下了这美丽动人的故事,也赋予了这片山水一个充满诗意与梦幻色彩的名字——天池。
往事越千年,碧海丹山有遗篇。20世纪70年代后,在这仙女沐浴过的清流间,筑坝蓄水,建起了人工湖,高家湖、霞洋湖,同承一脉之流,共养天池碧水基因,它们共同扛起“武夷天池”之名,日迎朝晖,夜映皓月,蓄满天心地爱。
这里的山峦,依序阵列,十八排山岭组成的诸母岗山峰,有的巍峨高耸,直插云霄,展现出雄浑壮阔的气势;有的连绵起伏,把绿色的波涛一浪浪涌到天际追着白云;有的则柔情万分,空谷拥抱云雾,如梦如幻,缠绵在云山雾海中。诸母岗就是永不落幕的绿色屏风。顶岗山、丁公山、象牙峰等奇峰林立,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如大佛肃立,庄严肃穆;有的如猛虎雄踞,威风凛凛,尽显王者风范;有的如山猴献桃,俏皮可爱;还有的如神龟出水,憨态可掬,它们都是天池最忠诚的卫士。
山之雄奇,水之灵秀。高家水库,有人把它喻为一条碧绿的长龙,横卧在山间,而我感觉是仙女飞舞的彩绸遗落人间,落定之际的飘动便是那清波涟漪;有人描述为明镜镶嵌于群山环抱之中,天光云影共徘徊,而我感觉这是天上银河在摆渡人间时光,亘古日光照出今日的光耀,天上云影载动扁舟,十里水路,五五二十五道水湾,一湾一风景,一湾一情趣,让人忘却时光。沿岸的竹林、村庄、农舍、田地,与山林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山水画,每个时代山林人家的生活场景呼之欲出。此中,“我”可以是汉、唐时的山中修仙人,也可以是魏、晋时的隐者,还可以是明清时的渔樵耕读者……天池之境是迷心醉人之境。
水无形而有万般形态,高家湖之水行至霞洋一段,水面豁然开朗,天池则有湖的气象,烟波浩渺,水深清幽,据说最深处达54米。伫立看台,收一湖于视野之中,微风掠过,水面清波微漾,转瞬又归于平静,连倒影里的山峦都维持着肃穆的轮廓。这般沉静,思接千载,让人想起刘禹锡《望洞庭》中的“潭面无风镜未磨”的诗境。这一静,静得“看山绿色凝,闻声幽远处”,心念中再无喧嚣与纷扰。
水的境界在于静水流深,水的力量在于奔腾流动。当闸门开启,积蓄的湖水如银龙出渊,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倾泻而下,山谷轰鸣,水雾蒸腾,那股摧枯拉朽的力量令人震颤。这是沉默后的爆发,是厚积薄发的生动诠释,在此情景中感受到天池的天威之势。
水的魅力在于它给予人们智慧启迪,它懂得何时收敛锋芒,何时释放能量;它懂得静若处子,动若猛虎出山;它既懂得造境宜心,还懂得滋润人们心中的智慧之根。
武夷天池以水造就人间美景,还凭着天池置身于国家森林公园之中,又富足天下。这里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银杏、金钱松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0余种,有南方铁杉、三尖杉、沉水樟等省级保护植物60多种。良木多,良禽益兽也多,公园内陆生脊椎动物有23目55科171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黑麂、黄腹角雉等,还有省重点保护动物眼镜蛇、黑斑蛙、白鹭等。
武夷天池若是一位仙女,这位仙女一定是以树为栖,头戴四季花环,身披五彩霞辉,骑鹿操蛇,唱着《山水谣》,或是巡山护林,或是植兰遍野,或是凌波飞舞天池之间,出没在云蒸霞蔚中,闪现在朝暮的霞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