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水利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带来哪些利好?

来源:中国水利报 发布时间:2025-03-20 10:12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5年要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水利等22个行业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的“正面清单”管理,并提高了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有力支撑了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3年迈上1万亿元台阶。专家认为,此次《意见》的出台,对水利建设投资来说是重大利好,水利项目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的力度有望加大。

  水利项目获支持力度有望加大

  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24年,我国共发行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有效发挥了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

  此次《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的建立。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1月10日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机制明确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规模上限由25%提高至30%。

  “这既有利于优化项目的融资结构,减少对传统财政资金的依赖,加强各地水利建设项目资本金保障力度,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通过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推动水利建设项目更好更快落地。”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处处长刘定湘说。

  《意见》还以“正面清单”的方式,将水利行业纳入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刘定湘认为,这为水利行业用足用好地方专项债券资金提供了重要依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抓紧遴选一批效益相对较好、老百姓期盼并且迟早要推进的项目,做好做实项目储备,及时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反映水利建设项目需求,努力提升水利项目地方专项债券资金申报率。”刘定湘说。

  水利部办公厅已于年初印发通知,要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吃透《意见》精神,抓住政策机遇,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争取加大专项债券使用规模,发挥好专项债券允许作为水利项目资本金的优势,增强水利项目市场化融资能力。

  把握机遇扩大专项债券利用规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水利建设任务相当繁重,相应的投资需求非常大。积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利用规模,必将拓展水利有效投资空间。

  “水利设施缺口大、水利项目储备多的地方,可以积极争取更多的水利项目发行专项债券。”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有红说。吴有红特别提到,新机制明确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10个省份和河北雄安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下放项目审核权限,相关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务必要把握好这一机遇。

  “‘自审自发’试点省份和地区,地方政府自主权和灵活性比较大,只要水利项目准备充分、资金使用效益好,获得专项债券支持的力度有望加大。”吴有红说。

  今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有序推进。1月13日,青岛、湖北启动2025年度地方债发行工作,海南、广东、湖南等地也开始陆续发行。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显示,截至2月20日,各地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5062.66亿元,发行节奏较2024年同期明显提速。

  吴有红建议,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水利项目的前瞻性谋划,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前期论证时要充分预见未来通过专项债券筹集资金的可能性,努力做大专项债券储备项目盘子;对于收益较好的水利项目,可适度扩大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规模,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和金融支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