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福建三明水文水资源勘测分中心扎实备汛
4月1日,我国正式进入汛期。仲春时节,沙溪河畔微风徐徐,水面碧波荡漾,如何守护这幅安澜画卷?福建省三明水文人用扎实的汛前准备工作书写答卷。
水文站28个、水位站30个、雨量站52个、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点6个……三明水文水资源勘测分中心(以下简称“三明水文分中心”)沿着蜿蜒河流,汇数据、检设备、备预案,筑牢把脉水情的坚固屏障。
早筹备 下好“先手棋”
“汛前准备工作对水文人来说,是一场重要的大考。”3月15日一早,沙县水文站副站长张华便来到工作站,迎接全面备汛检查。虽然他已迈入水文工作生涯的第22个年头,但对于这项工作,他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
备用发电机能否正常运行?测量设备维护保养是否得当?灭火器是否在保质期内?每一处备汛细节,他都时刻牢记。沙县水文站完善的水情报汛制度、超标洪水的应急预案和硬件设施的养护也在备汛检查中获得了肯定。
沙县水文站满意答卷的背后,是三明水文分中心自上而下、“预”字当先的使命担当。今年1月初,三明水文分中心便制定下发《关于做好2024年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汛前准备工作作出全面安排,确保各项备汛工作有序推进。
9天时间,4个检查组,完成全市汛前准备和安全生产预检查工作;不到5天,将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存在问题一一整改落实,从源头消除度汛隐患。
克艰险 练就“排头兵”
迎着备汛号角,全市水文工作者闻令而行,纷纷深入一线,确保每一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度。
今年,大田水文站站长田敏烨如往年一样挺身而出,只身深入近十米深的自记井完成清淤和设备维护工作。井内水深过膝,逼仄的空间令他难以伸展,只能微微弯腰清理出一桶桶淤泥,疏通井底与河水的连接通道,保证监测水位的准确和及时。
自记井与河水的贯通十分重要,借助井内水位高低变化与河水同步的功能,测量人员可以更加高效精准地记录数据,从而做好水情预警。
在备汛工作中,如田敏烨一般的水文人还有许多:有人在低温天气攀高涉险,为缆道及循环索涂抹黄油以确保其顺畅运行;有人趟入湍急水流,利用手持ADV(声学多普勒水流仪)获取一手数据;有人越过坑洼荒地,精准校核每一处基本水尺……
目前,三明市已全面完成防洪淹没阶梯图和城区低洼淹没表的编制、上墙工作,以及第二批20个站点重点河段河道地形测量工作,全市各站水文缆道、水位计、观测场等设施均运行良好。
强举措 筑牢“安全线”
在溪畔源头,临河岸水库,奔波劳碌的水文工作者记录了一页页珍贵的档案。三明水文分中心积极构建度汛安全保障体系,将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付诸实践。
年年忙备汛,岁岁汛不同。三明水文分中心第一时间对水文情报预报体系进行“换血式”提档升级:建立完善24小时全天候防汛值班制度,全面修订测报方案,及时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预案,有效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测报响应保障机制及作业流程,广泛应用雷达测流等现代化技术,为打赢防汛抗旱硬仗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抓实常规备汛手段之外,必须提前做足功课、找准规律,做好万全准备。”水情科科长黄军勇介绍道。今年年初,三明水文分中心大力推进水情交换数据库维护、水情数据库基础信息更新等信息管理工作,全面完成4个大型水库和16个中小河流站点预报方案编制,积极开展水文精细化洪水预报模型研究,重点打造智慧洪水预报网上平台……一项项举措落地实施,有效扩大了三明河流水情预报的覆盖面,提升了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延长了洪水预报预见期,提高了水情公共服务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