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福建日报:让清清河水扮靓花山溪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2022-07-14 09:42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中国琯溪蜜柚之乡”福建平和,拥有蜜柚、茶叶、香蕉等绿色产品,这里山清水秀,是漳浦鹿溪、南溪、云霄漳江、诏安东溪、广东韩江的重要发源地,素有“五江之源”美称。

  农业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改变了贫困县的面貌,但过度追求产出和市场效益的生产模式使得生态环境,尤其是平和县主要河流花山溪水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大力推广拦截坝、生态滤床等有效措施,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推进退果还耕还林,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实施土壤酸化改良,统筹水土治理“一盘棋”,持续改善提升花山溪流域水质。目前,花山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已进入攻坚阶段。

  蜜柚“减肥”

  九龙江西溪支流花山溪主要流域在平和县,流经霞寨、国强、坂仔、小溪、山格等5个乡镇,被平和群众誉为“母亲河”。花山溪的源头在霞寨镇,这里是平和蜜柚的主产区之一,柚子种植总面积达9.3万亩。

  “源头污染管控,整条流域的水才能清澈。”省环境监察总队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大队蔡进福说,由于当地大面积的农业、林业无序种植及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导致当地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流域水质不达标。

  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化肥减量是基础。今年初以来,平和县对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全流域果园施行定额施肥,年株施化肥量控制在2.25公斤以下,减轻施用化肥对流域水质的影响;同时推广增施有机肥,对花山溪上游重点区域5个乡镇11个生态果园示范片、霞寨镇全流域15个重点村、花山溪水源上游主干流及南胜溪支流两侧200米范围内蜜柚果园,全部实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并对施用有机肥的农户给予补助。

  在古隆村的1000亩生态果园示范片区,一颗颗拳头大的蜜柚压弯枝头,柚子树下的油菜花迎风摇曳,不时引来蜜蜂飞舞。

  “叶片比往年大很多,再过两个月,蜜柚就成熟了,今年的果实会更甜。”柚农黄达聪高兴地说,根据专家的有机肥配方,一棵果树一年只需5公斤肥足以,每年光化肥成本就可以省下2万元。

  去年11月,霞寨镇请来福建农林大学吴良泉教授团队“把脉”果园,把平和蜜柚“科技小院”自主研发的土壤改良——蜜柚专用有机肥免费分发给农户试用,并在柚园推行冬季种植油菜花、生草覆盖等措施。

  “根据当地的土壤酸化严重的情况,我们专门调配了一款供柚子园专用的改土有机肥,通过油菜花附着的根系,将肥带往土壤深处,从而起到改土保肥的功效,果农无需再施其他土壤调理剂。”吴良泉带领研究生们在村里驻扎了一个月,手把手教授农民施肥改土的技术。

  去年,古隆村的柚农周建辉在自家2000棵白肉柚子树上嫁接了葡萄柚,开始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当年,他的葡萄柚园就收果5万公斤,迎来了他“九年亏”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蜜柚“减肥增效”后,水土保持是关键。

  “我们鼓励果农在柚子树下种油菜花,这不仅可以降低土壤酸度,还能预防一部分水土流失。”吴良泉说,油菜根茎分泌的有机酸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供果树吸收利用,标本兼治。

  截至目前,霞寨镇已建设3个总面积为7852亩的生态示范片,通过推广施用有机肥、生草覆盖,建设前梗后沟等方式保水保肥,减少水土流失。今年全镇计划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635亩。

  水体净化

  霞寨境内支流多、河床陡,每遇暴雨,河床便暴涨暴落,冲毁堤岸,淹没田地,破坏性较大。

  治污先截污,霞寨境内10条流域的拦截治理成了重要关卡。

  进入5月,持续的大雨、暴雨天,使花山溪流域水量暴增,这让原本沿河道流域设置的治水设施超负荷运转,水体所含重金属指标频频报警。

  经有关部门现场踏勘,决定采取翼位处理的办法,在沿河道增设14个、共计80立方米的生态滤池来分流水源,让原本途经河道的水量减小,并分流进滤池。如今,在花山溪中润流域已累计建设20段生态滤床,结合河道翼位建分流池,日处理水量可达2000立方米。取水口监测显示,该流域水体重金属含量基本达标。

  在群英村,来自寨北小流域的水通过拦截坝层层过滤后,还要再经过一道净水设备净化,才流入花山溪。

  位于花山溪河口处,一座由四口长方形池子连成的氧化塘项目已开始运行。“水进入氧化塘后,固体会沉积至塘底,我们在分离池里添加了特种生物菌,它可以分解重金属离子并形成有机螯合物沉淀,最后通过活性炭、水保等生物筛把螯合物吸附拦截,处理后水质可达标。”霞寨镇环保站站长芦其明介绍,东风村氧化塘项目建设规模1280立方米,日处理水量800立方米。

  陈俊杰说,在沿花山溪支流,砌坝拦截与缓冲带相结合的多级过滤方式,对改善水环境行之有效。

  目前,花山溪源头霞寨镇已完成寨北、中润、黄庄等生态滤床和93个拦截坝、拦截格栅等水质提升设施建设,15个重点村在各入河支流及上游自行建设相应拦截设施100处。

  退果还耕

  治水问题在水里,根源却在岸上。眼下,花山溪饮用水源地流经的5个乡镇、沿河道两侧200米范围内,正全面实行退果还耕。

  “这些稻子是立夏前后插秧播种的,再过一个月,前面那片深绿色的水稻就可以收割了,这是村里的新尝试。”霞寨镇建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龙武说。

  建设村大队场山脉离花山溪仅800米。2月份以来,霞寨镇将建设村230亩柚园去青平整,修成梯田种上水稻,成为平和县退果还耕,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示范基地之一。

  在此之前,建设村漫山遍野都种蜜柚,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等因素,蜜柚普遍成熟得晚,品质也不稳定,这几年经济效益一直很低,果农的收入普遍很低。“1公斤柚子收购价1元钱,还不够工钱采摘,很多果子都烂在了树上。”村民黄保生说。

  退果还耕,如何才能既让农户增收,又能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霞寨镇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租赁农民被清退的果园,连续租用5年,各村再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解决柚农的后顾之忧。

  “修筑梯田,在种旱作时,可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在种植水稻情况下,稻子不仅有持续改良土地酸化的作用,还能保持土壤水分,增加抗旱能力。”平和县霞寨镇党委书记涂来顺说,霞寨已实施退果还耕512亩,完成插秧251亩,形成绿色防护带。

  如今,建设村的梯田里播种的水稻有黑米、黄米、大米,每年可以收两季,秋天穿插一季可种植芥菜、芋头等,一亩地带来3种收益,这样的模式正在不断被村民复制。

  此外,在靠近平和县城的水源保护区的小溪镇,7个村近1000亩蜜柚园已全部被清表净地;花山溪饮用水源取水口上游4个村两侧200米生态果园及内林村示范片共3664亩生态果园全面实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并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或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提高了果园土壤pH值。

  “联光片区的百亩柚园早已种下成片红薯……”小溪镇联光村党支部书记李和明说,砍掉柚子树不施化肥以后,河面清澈如镜。

  眼下,平和县各个乡镇纷纷有序推进县级土地开发项目,全县县级园地改耕地总规模5751亩,预计可新增耕地(水田)约5549亩。

  “控源、减排、循环、利用”的高效治理模式,正在促进花山溪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力度,2019年以来,平和正在全面推广已试点取得成效的高标准生态果园示范模式,采用高接式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水溶性套餐肥减量施肥等节肥率高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降低全县的农药化肥使用量;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相关文件,委托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废弃农药瓶处置,每年统筹安排资金鼓励奖励经营户进行回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