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28日,在历经6年的艰苦建设后,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以下简称“水口坝下工程”)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工程一线船闸进行首次试通航。
上午10时20分,随着值班人员按下开启按钮,水口坝下工程一线船闸人字门缓缓打开,6艘满载货物的船舶依次平稳通过船闸人字门,并经过宽阔的下游引航道进入闽江航道。闽江水口坝下工程船闸试通航成功!“闽江水口航运枢纽”成功投运!
这标志着闽江水口段航道全线贯通,南平至福州段实现了365天全天候通航。据悉,“闽江水口航运枢纽”由上游水口水电站通航枢纽(水口船闸、升船机)、下游水口坝下工程船闸“两闸一机”组成,它实现了闽江航运的两大跃升:闽江最低年通航跃升为365天全天候通航,南平至福州段通航由能力500吨级跃升至1000吨级,年货运能力预计达到1400万吨,每年可为闽江流域过往船只节约运输成本近14亿元。
未来,水口段航道与下游的福州马尾港、江阴港组成联运体系,南平市与三明、闽清等闽江沿岸区域也将形成完整的内河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内河航运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优势,助力“双碳”建设,服务好闽江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水口大坝建成,闽江航运迎来复苏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闽江航运通道是有着千年历史的黄金水道。闽江航道靠自然水流,上游礁石密布,艰难险阻,丰水期最大通航船舶只有50吨,每年9月至次年3月枯水期间,常出现断航现象,年货运总量仅为20万~30万吨。
上世纪90年代,随着闽江干流上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常规水力发电站——水口水电站,实现了水口水库上游回水100公里以上,大大地改善了闽江干流航道的通航条件,闽江航运迎来了历史上的首次复苏。
特别是水口水电站通航枢纽的建成,由一座全省最大的一线三级船闸(以下简称“水口船闸”)和一座目前国内投入运行规模最大、在世界上同类机型位列第二的湿运全平衡钢丝绳卷扬提升式垂直升船机(以下简称“水口升船机”)组成,可通行2×500吨级一顶两驳推船队。
它的投运,实现了闽江南平至福州段航道从50吨级跃升至500吨级的历史性跨越,大大提升了闽江主航道运输能力,有力推动闽江黄金航道发展进入“快车道”。
截至目前,水口水电站航运枢纽已安全通航36000多闸次、过船16万余艘、货运量超过1600万吨,极大促进了沿江经济发展。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闽江水位逐年严重下切,导致通航条件逐年恶化,闽江有效通航时间和通航量骤然减少,闽江航运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水口电站通航天数由最高的2002年303天降至2015年的96天,过坝货运量从159万吨降至27.4万吨。其中枯水的2011和2000年,通航天数仅44天。平均通航率约30%,远未达到设计的全年通航95%的水平。”水口运营公司总经理庄明说。
破解通航瓶颈,民生工程应运而生
进入新世纪,低成本、污染少的内河航运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发挥水运成本优势,再现闽江黄金航道“千帆竞发”盛景,如何破解通航瓶颈?2006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闽江水口航运枢纽项目正式启动前期各项工作。
从立项的准备工作到工程主体的正式动工,其间经历了9年时间。国网福建电力水口坝下工程项目部工程处程俊华主任回忆说:“先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坝址的选址,最低通航水位的论证,可行性研究,各专题方案的选定,都是经过一轮又一轮讨论与筛选,最终才确定下来。”
2013年11月,国网福建电力和福建省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27.18亿元建设水口坝下工程,以彻底改善通航条件。
该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高等级航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内首个特大型水电站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主体枢纽工程、左岸小箬乡防洪堤排涝站工程、建兴石料场、坑原弃渣场、北溪砂石料拌和系统、移民安置项目、结合当地民生工程建设的施工大桥和闽清县自来水取水口搬迁改造等。
2015年8月,水口坝下主体工程正式动工,建设者在“安全、质量、造价、进度”总要求下与时间赛跑。
但是工程的建设并不一帆风顺,项目施工体量大、难度高、料场变更、多次遭遇超标洪水等一系列困难阻碍了施工进度。特别是2016年7月的“尼伯特”强台风,将从料场到施工区的唯一交通要道北溪大桥冲毁,致使工期延后。
2017年汛后,工程重新恢复施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项目进入施工的黄金时期,捷报频传。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工程又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2020年2月8日,在国网水新系统和省重点工程中,水口坝下工程率先正式恢复施工。
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水口坝下工程项目部总经理蒋昌兴表示,水口坝下工程建成后,可抬高水口全闸下游水位约6.5米,恢复到闽江河床下切线原有水平,船舶可实现全年全天候通航,达到四级航道通航标准,从根本上解决闽江流域通航难题,并且保证水口水电站机组稳定运行。
注入科技动力,闽江航运更智慧
据悉,除了主体工程,坝下工程还建设了许多配套民生工程。其中包括闽清北溪闽江大桥,改善了当地交通;建设了新的自来水取水口,保证百姓喝上安心水。工程完成移民154户,让他们住上新房子,小箬乡防洪堤排涝站工程还为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再添保障。
随着航道的开通,科技智慧还会让内河航运更加“聪明”便民。
据悉,国网福建电力、福建省投资集团深化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的落地实施,以“数字化、智能化,便民利民,快捷高效”为出发点,正积极规划“闽江航运智慧调度控制平台”建设,对闽江通航业务实施调控一体化管理。
平台由基础感知层、数据管理层、核心应用层和信息交互层等四个层级搭建而成,利用北斗定位+电子地图、多维感知+智能计算等关键技术,对全流域过坝船舶调度进行统一管理,对全流域船闸进行集中控制,对各类通航数据信息统一管理,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并对全流域通航设施保养、检修、技改计划进行统一编制和审核。
蒋昌兴透露,随着闽江流域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建成,未来闽江上的通航船舶将借助该系统通过闽江上的七座船闸,实现“一次报到,全域畅通,不上岸,少待闸”,为通航船舶节省大量的通航等待时间,以智慧赋能服务我省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