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水利报:“夕阳红”护河队队长

来源:中国水利报 发布时间:2021-05-27 15:25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在福建省龙岩市金丰溪支流沿线,村民经常会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手持带钩竹竿,凝神观察河道。他叫陈沛龙,今年67岁,是当地有名的“夕阳红”护河队队长。

  “夕阳红”护河流

  金丰溪支流岐岭溪一度从鱼翔浅底的家乡河,变成垃圾遍布、污水横流的臭水河。陈沛龙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人们对保护河道、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于是他主动当起了护河志愿者,向周边群众讲解污水、垃圾入河的危害,劝导群众不要乱扔垃圾、随意向河道排污,并以身作则带头打捞河道垃圾。

  “种种花草,养养鸟,多好! 放着休闲生活不要,偏要多管闲事找罪受!”老伴儿张大妈对陈沛龙发牢骚。但陈沛龙不觉得这是多管闲事:“我要发挥余热,为保护家乡绿水青山做贡献。”

  陈沛龙坚持不懈爱河护水、保护环境的举动,深深影响和感动着周边的人们。大家往河里抛倒垃圾、排放污水现象明显减少。更为可喜的是,一些村民主动加入义务护河、清理河道的队伍。看着护河队伍一天天壮大,陈沛龙便牵头组建起了一支“夕阳红”志愿护河队。护河队成员包括镇里的退休干部、退伍军人、“五老”人员等共43人。

  “游击队”除陋习

  陈沛龙根据队员们的居住分布情况,将队员划分为7个护河小组,采取分片、定点、定人的办法,开展常态化护河工作。同时,监督周边企业污染排放情况,发现河面漂浮物、河岸垃圾、河道违章及偷排偷倒等问题及时上报,并填写《河道巡查记录表》。

  每次到河边巡查时,护河队员都会从自己家里带钳子、钉耙、钩子、垃圾斗、扫把等工具,打捞河中垃圾,并运至垃圾池。队员们没有酬劳,花时间,耗精力,出工具,还时常弄得自己一身臭味……乡亲们见此情景,亲切地称他们为“护河游击队”。

  作为队长, 陈沛龙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护河榜样。他带领队员们走村入户,分发河长制宣传手册、张贴河长制宣传资料,定期组织河湖长制知识讲座,面对面向村民宣讲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发动群众参与保护河流行动,营造出共同保护母亲河的良好氛围。

  陈沛龙每周至少巡河两次,走访两个村。2019年5月,他在井下村发现有人在电鱼,立即上前制止。经过陈沛龙反复的宣讲教育,当事人认识到错误,保证不再电鱼, 并买了鱼苗投放到河里。志愿者看到村民往河里丢垃圾、扔死鸡死鸭的现象,也会立刻制止,并叫乱丢者自行捞起来。

  经过长期努力, 村民往河里丢垃圾的陋习慢慢改变, 河流面貌逐渐好转,全民护水的新风气呈现在岐岭溪畔……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