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自1960年建库以来,集防洪、发电、供水、灌溉、生态等重要功能于一体的东圳水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莆阳大地上。
固元培厚筑新基,移境变景映圳湖。继1978年10月水库保坝加固后,为解决水库三大建筑物老化和安全隐患问题,2015年至2017年,东圳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重建了溢洪道启闭房,改造了坝后道路,开展了大坝渗漏观测工程,并对输水系统进行除险加固等。加固后的水库大坝巍峨挺立,增加防洪库容约6000万立方米,大大提高了水库调洪空间,减轻了下游城区防洪压力;同时,东圳水库库内有效蓄水量得以恢复,改善了水库的供水水质,莆田人民健康饮水问题得到进一步保障。
2017年,东圳水库大坝景观配套改造工程正式施工,设置了思源亭、文化长廊、休闲步道以及观景平台等,形成一个集文化、休闲、观景为一体的大坝公园。
细织密缝构防线,系统综治造福民。近年来,莆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水利发展为抓手,在水库建立“生态防护、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法治”四道防线,推行水源地全方位立体化管控和保护机制。2014年,在东圳水库大坝左岸上游建成的分层取水工程,可根据水库水质分层情况综合调度水源。
为全面实现“大坝安全、生态优美、水质优良”的水库治理目标,2015年,东圳水库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在一级保护区内实施搬迁安置工程、设立隔离带、封山育林、生活垃圾日清日理、污水入网、生态河道治理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措施,水库生态防护和生态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水源地水体涵养能力显著提高,东圳水库保护屏障不断增厚。
2018年11月23日,经省人大批准通过的《莆田市东圳库区水环境保护条例》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地方性水源保护条例,标志着东圳水库生态法治防线正式确立,东圳水源地保护管理有法可依。
追源溯流忆往昔,传承精神看今朝。开建于2017年的东圳水库坝区的东圳精神教育基地,通过陈列建库照片、建库实物及建库模拟场景等物件,讲述建库故事,传播“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展示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木兰溪治理理念。
面朝水库,春暖花开。莆田人民的“大水缸”已成为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的生动样板,有力促进了木兰溪流域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发展,为莆田经济繁荣稳定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